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60章 累死也值

执掌风 酱子的话 4210 字 2025-01-21

“大娘,这东西在哪长着?还有多少?”薛彤已经迫不及待了,她离发家致富的路越来越近。

现在肥皂产量上不去,还要每日给工人发工钱,她不想在这样艰难的时候裁员,就只能再找其他不需要猪肉的产业。

谁知道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,刘大娘就把这样的机会送到她面前。

刘大娘指了指另外一个方向,“我就在那座山上采来的,漫山遍野都是这个果子,可惜了不能吃,若是能吃的话,咱们一村子的人不会挨饿”。

刘大娘惋惜的摇头。

薛彤却笑出声,“哈哈,大娘,它不能吃,可是它能换粮食,你替我传话出去,就说我收这个东西,一筐…”

她开始掐指算账。

“一筐五文钱,有多少要多少,我给现银结算”。

刘大娘不由睁圆眼睛,劝说道:“东家,我虽然不知道你收这个干啥,可五文钱是不是太高了?要我说三文就差不多了,这东西漫山遍野都是,就连几岁的娃娃一天都能采两筐”。

薛彤摆手,现在即便一筐一文,也照样有人给她采。

可是她想趁此机会帮帮村民们。

粮食涨价,他们手里没剩下多少粮食,如果采这些乌桕让他们能有钱买粮食,也算是她的一份心意。

刘大娘听了薛彤的想法,感激的流下泪,“薛东家,你可真是好人,是活菩萨转世,我…”

自打她开始做买卖,让他们这些穷人也跟着赚钱,让他们这些原本吃不饱饭的人家,不再饿肚子,村里头那几个每日被夫家瞧不起不是打就是骂的妇人,自从赚了银子以后,没人再敢轻易打骂她们。

薛彤这样的人不是活菩萨是什么,或许菩萨都不如薛彤,他们给菩萨上香,可谁得到回报了?

她想说好多感激的话,可一时间却说不出口了,擦掉眼角的泪说道:“东家,我这就去”。

刘大娘在夜幕下奔走,她要将这个好消息通知给赵家湾的每一个人。

她要让赵家湾的每一个人都记住薛彤的好。

得知消息的村民,有多少人兴奋了一整夜,他们都在为吃饭而发愁,如同走进死胡同却被人打开一扇门。

也有人不但不高兴,反而好奇薛彤要那个东西作甚,如果像肥皂那样赚钱,那他们自已搞来,是不是就发财了。

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,只是有的人只在心里好奇,有的人却开始拉帮结伙,想要盗取薛彤的配方。

赵桂香的娘王婆子就是其中一个,因为赵桂香还有他们家人品的原因,这次招工他家一个人都没蹭上去。

赵桂香的爹又好吃懒做,盖房更是没有他家的份。

王婆子半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,推了推身侧的老伴儿,那鼾声打的差点把她震聋。

她披着衣裳来到赵桂香的房中,“闺女,醒醒,快醒醒”。

赵桂香饿的睡不着,刚迷糊着就被她娘推醒,心里老大的怨气,“娘,半夜三更你不睡觉,找我干啥?我刚梦到吃饼子呢”。

“咕噜噜~”赵桂香捂着肚子,她饿的肚子疼,也不知道是不是快要饿死了。

“傻闺女,咱家的好日就要来了”,王婆子神秘兮兮凑到赵桂香耳边,将她的想法说给赵桂香。

赵桂香满脸疑惑,“这能行?”

王婆子戳她的脑门,“榆木脑袋,你听我的准没错”。

这个时候,只有没田没地的赵婆子家最心安,该吃吃该喝喝,凡事不往心里搁。

反正他家没地,也不用上税,收成好坏都和他们无关。

在听到薛彤要高价收乌桕时,她忍不住唾骂,“哎呦这个败家娘们呦,有多少家底都得被她败光,那东西又不值钱,一文钱都不值她却给五文”。

赵婆子气得捶胸顿足,好像花的是他家的钱。

刘大娘看不上她这副嘴脸,薛彤和他赵家没有任何关系,有好事时她就主动往上沾,对她不利的事立马撇清关系。

“行了,话我是带到了,至于要不要采你家自已看着办吧”,刘大娘还要去通知大嘴巴,只要告诉她,全村基本就都知道了。

大嘴巴听后,拉起正在酣睡的赵老三还有他家里的两个孩子就上山去了,明日天一亮人就多起来,现在去还能多采一些。

薛彤是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的。

揉了揉眼睛看向窗外,从昏暗程度来看,太阳刚探出个头。

小红已经去开门了,就听门外吵吵嚷嚷道:“这都什么时辰了,你们咋还睡呢,快叫你家主子起来,给我算银子”。

薛彤出来时就看到赵老三怀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,背着一个七八岁的。

院子里放着五个竹筐。

合着他们一家子晚上不睡觉,全部都去摘乌桕了。

这也太疯狂了吧,薛彤笑出声,要不要这么卷。

“薛氏,你说话可算数?”大嘴巴这几日瘦了一圈,应该是饿瘦的。

薛彤转身回屋,取出一串铜钱,数出二十五文递给她,“快回去休息吧,累坏了身子不值当”。

大嘴巴的嘴巴咧到耳根,数了一遍又一遍,“你得把竹筐给我”。

还要去采?薛彤都替她累得慌。

“要去你去我可不去了”赵老三抱着孩子就走,他能出来干一晚上的活都算对得起祖宗了。

“你回来”,大嘴巴招手,“老娘一个人能采多少,这可都是钱,有钱才能买粮,缺根筋的傻货”。

无论她怎么叫骂,赵老三头都不回。

从前住的那间土坯房现在当成仓库正合适,小红将乌桕一筐筐搬进去,随后把空竹筐交给大嘴巴。

并且好奇问了一句,“那你还采吗?”

不会一个人也要去吧?

大嘴巴点头,“采”。

说着,一个人背起一摞竹筐就走。

孩子们每天饿的滋了哇啦乱叫,她这个做娘的听了心疼,可再心疼也没法子,她又变不出银子。

眼下有机会给孩子们赚钱买粮食,即便累死她也值了。

大嘴巴一个人朝后山走去,刚走到半路就被王婆子拦住去路。

那张虎皮硝制过后,又晾晒一个多月,薛彤送到刘大娘家里,让刘大嫂帮忙做成大氅。

刘大嫂偷偷打量薛彤,想要说什么却不好意思开口。

薛彤大概猜到她要说啥,“嫂子想采的话也可以采,我只认筐不认人”。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