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教室桌椅摆放整齐,墙壁上挂着一些与冥想相关的挂画和标语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。教室的前方,杨华老师正站在讲台上,准备开启一场关于青铜级冥想法的奇妙之旅,学生们陆续走进教室,脸上带着好奇与期待。
学生们一踏入教室,便兴奋地交头接耳。他们听说青铜级冥想法神奇无比,能让人放松身心、开发潜能,更好的吸收灵气,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。有的迫不及待地找好位置坐下,有的与身旁同学分享着自己对冥想的憧憬,整个教室弥漫着一种对未知领域探索的渴望与兴奋。
杨华老师声音温和开口道:“安静”。同学们被安静下来。杨华老师讲解道:“青铜级冥想法是冥想入门的基础法门,特点是简单易学,能引导初学者快速进入冥想状态进行修炼。它通过特定的引导方式,帮助人们排除外界干扰,聚焦内心,实现身心的放松与宁静,为后续更高层次的冥想修炼打下坚实基础,是开启冥想之旅的重要起点。”
杨华老师详细说明冥想前的准备,要选择一个安静、无干扰的环境,确保不会被打扰。身体姿势上,可坐可卧,关键在于舒适放松。呼吸方面,要保持自然顺畅,深长而均匀。克服杂念时,可尝试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,感知气息的进出,若杂念浮现,不必强行驱逐,只需轻轻将其放下,重新聚焦于呼吸,如此反复,便能逐渐进入冥想状态。
在杨华老师的引导下,学生们纷纷调整好姿势,有的盘腿而坐,有的平躺下来,教室里瞬间安静了许多。老师轻声说着冥想的要点,学生们渐渐闭上双眼,开始尝试进入冥想的世界。呼吸声此起彼伏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期待与专注的氛围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大家的动作越来越舒缓,脸上的表情也渐渐放松,仿佛与外界隔绝,全身心投入到这场与内心的对话中。
冥想开始后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顺利进入状态。李甲心里一首想着待会儿要交的作业,杂念不断,越是想集中注意力,越是感到焦虑不安。周皓则感觉身体异常疲惫,眼皮越来越重,强烈的困意袭来,怎么也抵挡不住。还有陈默,身体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些紧张感,肌肉微微颤抖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。他们努力想按照老师说的去做,可身体和大脑似乎都不太听使唤,各种不适和挑战不断涌现,让他们在冥想的道路上举步维艰。
杨华老师巡视在学生们之间,目光温柔而专注。他轻声提醒大家:“保持脊柱的首立,像一座山一样稳固,但又不能僵硬。”看到有同学眉头紧皱,便轻轻用手抚平,笑着说:“放松,从面部开始,让所有的紧张都消散。”对于那些呼吸急促的同学,他指导道:“呼吸要像微风一样,轻柔而绵长,不要刻意去控制,让身体自然地跟随呼吸的节奏。”
“感受到周围的魂力慢慢牵引到体内运转功法吸收”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学生们渐渐调整状态,向着冥想的深处前行。
起初,李甲还在为作业烦恼,焦虑如影随形。但在杨华老师的引导下,他试着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,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吹散心中的迷雾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那些杂念渐渐远去,心境变得平和起来。周皓也不再与困意抗争,而是顺其自然,让身体随着呼吸放松下沉,仿佛沉入了一片温暖的海洋,疲惫感荡然无存。陈默也不再烦躁,肌肉的紧张感慢慢消失,他开始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宁静,内心变得清晰而明亮,仿佛拨开了重重云雾,看到了内心的真实世界。
随着杨华老师一声轻柔的提示,学生们缓缓睁开眼。教室里仿佛被一层宁静的薄纱笼罩,大家的脸上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平和。有的同学脸上还残留着淡淡的微笑,眼神里透着清澈的光芒,仿佛刚刚从一场美妙的梦境中醒来。大家都静静地坐着,没有了之前的喧闹和浮躁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安详的氛围,仿佛时间也在这一刻凝固,每个人都还沉浸在那段与内心对话的时光里。
杨华老师提问道:“有没有人发表修炼心得?”
李甲举手道:“这次冥想让他学会了如何放下杂念,以更平和的心态牵引周身的魂力。”
陈默表示:“觉得身体仿佛卸下了沉重的包袱,变得轻松而充满活力。”
林夏则惊喜地说:“自己内心那些烦躁的情绪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宁静和从容。”
还有的同学说:“感觉自己与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加和谐了,能更敏锐地感知到周围魂力波动。”
杨华说:“不错,好好修炼,丹田成功凝炼出第一缕魂力便入门了。”
大家纷纷交流着各自的感悟,都觉得这次冥想修炼是一次难忘的体验,不仅让身体得到了放松,更让心灵得到了升华,便闭目修炼尝试修炼出第一缕魂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