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4章 烙铁的温度与微光里的希望

执掌风 怀念徐小姐 6510 字 2025-06-23

徐家那间原本只用来吃饭和看电视的客厅,一夜之间变了模样。靠墙的饭桌被清理出来,铺上了一块厚厚的旧毡毯,成了临时的“工作台”。一盏从厂里废料堆捡来的、带夹子的台灯被固定在桌角,散发着明亮的光。桌上,整齐地摆放着张云从省城带回来的“家当”:几套三洋录音机机芯、崭新的国产电路板、磁头、喇叭、旋钮、螺丝、焊锡丝……还有徐国强从厂里工具箱带回来的宝贝:一把老式电烙铁、焊锡膏、镊子、尖嘴钳、小螺丝刀。

家庭小作坊,在一种混合着希望、忐忑和破釜沉舟的气氛中,正式开张了。

张云成了临时的“技术总监”。他拿起一块电路板和一个机芯,动作麻利地开始示范。电烙铁插上电,尖头很快烧得通红,散发出特有的松香气味。

“叔叔,您看,第一步,先焊磁头线。红对红,黑对黑,线头要剥干净,用烙铁沾点锡膏,点一下焊点,趁热把线头按上去,稳两秒……”张云一边讲解,一边操作。他的动作流畅而精准,带着一种少年人少有的沉稳。焊点圆润光亮,没有虚焊。

“然后焊喇叭线,正负极别弄反……”

“最后把机芯固定到电路板上,对准螺丝孔……”

他组装的速度不算快,但步骤清晰,条理分明。一台半成品的录音机骨架,在他手中逐渐成型。

徐国强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,戴着老花镜(平时看报纸才用),神情专注得像个小学生。他浑浊的眼睛紧紧盯着张云手上的每一个动作,布满老茧的手指无意识地跟着比划。下岗的阴霾似乎暂时被眼前这些新奇又熟悉的零件驱散了一些,属于老技术工的那份专注和求知欲被重新点燃。

“来,叔叔,您试试。”张云把电烙铁递过去,又递给他一块新的电路板和磁头。

徐国强的手明显有些颤抖。他接过滚烫的烙铁柄,那熟悉的重量和温度,让他恍惚间仿佛回到了灯火通明的车间流水线。但眼前的东西,和厂里那些标准化的设备完全不同。他深吸一口气,学着张云的样子,拿起磁头线,小心翼翼地凑近焊点……

“滋啦……”一股青烟冒起。

“哎哟!”徐国强手一抖,线头没按稳,焊点歪了,还拉出了一根难看的锡丝。他的额头瞬间冒出了细汗,脸上露出挫败的神情。

“没事没事!叔叔,第一次都这样!”张云连忙安慰,拿起镊子帮忙清理掉多余的焊锡,“线头要捏稳,烙铁点焊点的时间不能太长,也不能太短……再来一次!”

徐玲和林淑芬站在厨房门口,屏息看着。林淑芬双手紧张地绞着围裙,徐玲则攥紧了拳头,心提到了嗓子眼。看着父亲笨拙却异常认真的样子,她既心疼又充满期待。

徐国强抹了把汗,再次拿起烙铁。这一次,他更加小心,动作放得更慢。他屏住呼吸,将线头对准焊点,烙铁尖小心翼翼地沾了点锡膏,轻轻点上去……几秒钟后,一个虽然不算圆润但总算牢固的焊点完成了!

“成了!”张云立刻鼓励道,“叔叔,您看!这不挺好嘛!”

徐国强紧绷的脸上,终于露出一丝极其微弱的、几乎看不出的笑意。他推了推老花镜,没说话,但眼神里的专注更深了。他开始焊第二条线。

客厅里只剩下电烙铁接触焊点时发出的轻微“滋啦”声,松香的味道弥漫开来。张云耐心地在旁边指导着每一个细节。徐玲悄悄退到自己的房间门口,目光落在窗台上的星空瓶上。瓶子里,那些细碎的彩色碎片在台灯的光线下显得黯淡无光。她深吸一口气,集中精神,在心里默默祈祷:爸,加油!一定要顺利!

**【叮!持续‘善念助人’行为(支持家人,营造积极氛围)。】**

**【行为评价:良好。】**

**【获得积分:+1!】**

**【当前积分:1点】**

**【被动增益:‘暖阳相伴’效果微幅触发!】** (目标:徐国强)

悦耳的提示音在徐玲脑海中响起。积分增加了1点!虽然少,但却是她重新积累的开始!更重要的是,“暖阳相伴”buff被触发了!

几乎在系统提示音落下的同时,客厅里传来徐国强一声低低的、带着点惊喜的“咦?”。

徐玲和林淑芬立刻探头看去。

只见徐国强正拿着焊好的磁头线,对着灯光仔细检查。他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了一些,指着焊点对张云说:“小张,你看……这次……好像……顺手了点?” 他焊的第二个焊点,明显比第一个圆润、牢固了许多!虽然依旧比不上张云的,但进步显著!

张云凑近一看,也笑了:“没错!叔叔,您这手艺,捡起来真快!再练练就比我强了!”

徐国强没说话,但嘴角的弧度似乎加深了一点点。他放下焊好的磁头,又拿起喇叭线,动作明显比刚才沉稳流畅了一些。虽然依旧缓慢,但那份属于老工人的沉稳和手感,似乎在一点点回归。

林淑芬捂着嘴,眼眶又红了,这次是高兴的。徐玲靠在门框上,看着父亲专注的侧影和那逐渐变得稳定的动作,心中充满了感激。是父亲自己的努力?还是……那一点微弱的“暖阳相伴”buff带来的小确幸?她不知道,但结果让她欣喜。

组装第一台录音机,磕磕绊绊地持续到深夜。徐国强焊废了两根磁头线,装错了两次螺丝,但每一次失误,在张云耐心的指导和鼓励下,都变成了下一次成功的经验。当最后一块后盖板装上,一颗螺丝拧紧时,时间己经接近午夜。

一台崭新的、银灰色外壳的录音机,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上。虽然外壳是国产的普通塑料,旋钮也略显廉价,但严丝合缝,看起来有模有样。

“试试?”张云的声音带着期待和一丝疲惫。

徐国强深吸一口气,表情严肃得像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仪式。他拿起一节电池装上,又翻出一盘李梅之前送来的港台流行歌磁带,小心地塞进卡槽,按下播放键。

短暂的沙沙声后——

“对你爱爱爱不完……”郭富城富有穿透力的歌声清晰地、带着的音色,从喇叭里流淌出来!声音洪亮,没有破音,没有杂乱的电流声!

“成了!”张云第一个欢呼起来,用力拍了下徐国强的肩膀!

徐国强紧绷了一晚上的脸上,终于绽开了一个实实在在的、如释重负的笑容!虽然笑容里还带着疲惫和生涩,但那久违的光彩,重新回到了他眼中!他像个孩子似的,反复按着播放、停止、快进键,听着磁带里清晰的咔哒声和流淌的音乐,仿佛那不是一台录音机,而是他重新找回的尊严和价值!

林淑芬也凑过来,听着音乐,看着丈夫脸上的笑容,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,但这次是喜悦的泪水。她紧紧握住徐玲的手,激动得说不出话。

徐玲看着那台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珍贵的录音机,听着熟悉的歌声,再看看父亲眼中那失而复得的光彩和母亲喜极而泣的脸,鼻子一酸,眼泪也涌了上来。她看向张云,他正咧着嘴,笑得无比开心和自豪,额头上还带着忙碌的汗渍,眼神亮晶晶地看着她。

西目相对,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。张云悄悄对她比了个“OK”的手势,笑容温暖而坚定。

这台简陋的录音机,不仅仅是一个电子产品。它是徐家人在绝望中点燃的第一簇希望之火,是徐国强重新挺起脊梁的起点,更是张云和徐玲这对年轻情侣,用智慧和勇气,为家人撑起的一片晴空。

夜深了。徐玲躺在床上,毫无睡意。窗台上的星空瓶在黑暗中静静矗立。她忍不住集中精神,再次尝试感应。

奇迹再次发生了!

瓶子里,那些沾着夜光粉的碎片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闪烁着!淡绿色的微光如同呼吸般稳定而持续地亮着,虽然依旧微弱,却像黑暗中固执的萤火,充满了生命的活力!光芒的强度和持续时间,都远超之前!

徐玲的心被巨大的喜悦和暖意填满。她看着那持续闪烁的微光,仿佛看到了张云在省城挑灯夜战的身影,看到了他面对困难时眼中的坚定,也感受到了他此刻同样强烈的思念和成功的喜悦。这光芒,是他们心意的共鸣,是穿越空间传递而来的温暖力量!

她闭上眼睛,在心中默念:张云,谢谢你。我们做到了第一步。

与此同时,在陈大伟那间拥挤的小屋里(张云暂时借住),张云也毫无睡意。他趴在床上,借着台灯的光,在一个小本子上写写画画,计算着成本、利润和可能的销售对象。他拿起放在枕边的那只彩色玻璃纸千纸鹤,指尖再次传来熟悉的暖意。

他抬头望向窗外省城灰蒙蒙的夜空,嘴角扬起温暖的笑意。玲玲,等着我。我们的路,才刚开始呢。

窗台上,徐玲的星空瓶微光闪烁;枕边,张云手中的纸鹤暖意流淌。相隔数百里,两份心意在寂静的深夜里,通过这奇妙的方式悄然交汇,如同暗夜中彼此守望的星辰,为艰难却充满希望的明天,点亮了无声的微光。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