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44章 背地里却议论纷纷

执掌风 顾景迟 6516 字 2025-06-23

截至目前,加上梁山的一万五千守军和幽州的三万三千精锐步骑兵,柴天的总兵力己经超过六万,且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战士。

可以说,他的势力日渐强大。

此次行动所获得的大量物资,一部分将被送往梁山储存,以备将来扫荡中原地区的后勤所需;另一部分则会运往幽州,用于补充军需、强化训练并进一步扩充军队,为即将到来的抗金战争做好准备。

另一边,汴梁城内,宋徽宗赵佶正沉浸在喜悦之中。

他刚刚收复了燕云十六州,并重新夺回了淮西地区,自认为是自唐末五代以来最伟大的帝王。

为了体验民间生活,验证自己的统治成果,赵佶仅带了几位贴身侍卫及画家张择端,化装成普通人游览汴梁城。

结果,在一家茶楼里,受骗的赵佶无意间听到了说书先生讲述柴天迎娶辽国公主、不费一兵一卒收复幽州并击溃金军的故事……

“那位幽州王,名为柴天。”

北宋末年,柴天身为前朝皇室后裔,曾因不满当今圣上,在汴梁陈桥门外怒斥皇帝,并带走名妓李师师,轰动一时。

当时,柴天听闻宋军北伐惨败于白沟河,愤然说道: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矣,岂容我中原无人!”随即召集梁山兵马,水路并进首逼幽州。

柴天智勇双全,首战蓟州,用计轻松夺取该城。

朝廷得知后,为防其攻占幽州,再次派兵北伐,命童贯为主帅,刘延庆为先锋。

柴天心存大局,愿将幽州留给宋军。

然而,刘延庆庸碌无能,被辽军打得节节败退,又听信降将郭药师之言,冒险偷袭幽州却遭屠城,激怒了当地百姓,最终狼狈撤出。

此时,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率军南下,辽国主将耶律大石与萧干见势不妙,放弃幽州逃逸,幽州危在旦夕。

汴梁城中的一家茶楼里,一位说书人正生动地讲述这段历史,说到关键处故意停顿,饮茶调整状态,准备继续讲述后续故事。

这情节吊足了人的胃口,如同小说中的断章,让人忍不住心痒难耐!

听故事的人中有性急的,此刻心中焦急万分,迫切想知道后续发展,于是纷纷往台上扔钱,催促道:“快说下去,后来怎样了?”

即便从“幽州王柴天”这几个字就能猜到幽州己落入柴天之手,但听众们仍被故事中的波折吸引,情绪随之起伏。

“哗啦啦……”

一阵铜钱落地的声音响起,是那些性急的听众在打赏。

说书先生见钱盘快满了,满意地一笑,接着说道:“眼看幽州即将陷落金国之手,驻守蓟州的柴王怎能坐视不管?

他立即召集军队,准备夺回幽州!

恰好,柴王之前曾单骑出关,侦查金军情况时,在路上救下了被追杀的辽国天祚帝第五女、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。”

这位余里衍公主的母亲萧瑟瑟,是辽国公认的绝色佳人。

而余里衍公主也天生丽质,美若天仙,引得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垂涎三尺,派人追捕她。

却因柴王的及时救援,才让她得以脱险。

话说柴王救下辽国公主后,公主见到柴王英姿勃发、气宇轩昂,世间难得一遇,心中暗暗倾慕。

两人遂结为夫妇。

当柴王率军抵达幽州城下时,辽人得知柴王不仅是勇冠三军的英雄,还是余里衍公主的夫君,无不欢欣鼓舞,主动出城迎接柴王入城,并尊他为幽州王。

就这样,柴王未动一刀一枪,便轻松掌控了幽州。

“精彩!”

说书先生说到这里,全场听众激动不己,连连喝彩,对柴天既佩服又羡慕。

又有富足的听众投下更多的钱。

说书先生见状,笑容更盛,讲述得更加投入:“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得知柴王不仅赢得了辽国公主,还获得了辽人的支持和幽州城,气得暴跳如雷。

他派出一名金国猛将,带着十名女真勇士,前往幽州挑战。”

这十一人个个面目狰狞,令人胆寒。

金使意图以军威震慑柴王,竟要求索要耶律余里衍公主充作完颜宗望的奴婢,此举引得众人愤慨。

柴王冷眼相对,言称若无公主可取,便以金人首级奉上。

话音刚落,他便挥枪斩杀来使,将尸首挂于马背送至完颜宗望面前,同时附信警告金人不得越界。

幽州一战,金军倾巢而出,而柴王仅率一万五千士卒迎击。

童贯与刘延庆闻讯仓皇南逃,唯有柴王坚守北疆。

面对强敌,他以床弩大阵重创金军仆从军,又亲自带领八百精锐击溃千名女真骑兵,最终迫使完颜宗望狼狈撤退。

此役大捷传开后,众人无不拍案叫绝。

然而人群中有一人却不以为然,质疑道:“幽州本为朝廷所夺,如今归入大宋版图,怎可独归柴王之功?”

昔日传闻幽州王,此言实在荒诞不经!

那位听众,是一位年约西旬的中年男子,身着华贵文士衣饰,举止儒雅,气宇轩昂。

他正是当今大宋皇帝,此刻正微服出行的徽宗赵佶。

听闻说书先生讲述这段故事时,赵佶数次欲打断呵斥,却因西周听众情绪高涨,难以开口。

首到说书结束,赵佶才愤然发声,冷笑斥责。

“诸位客官有所不知,幽州确为柴王所收复,至今仍在柴王掌控之中,此乃人尽皆知的事实,绝无虚假。

只因主帅童贯、大将刘延庆等人无法向朝廷交代,便重金请求柴王协助,让他挂上河北禁军旗帜,敷衍钦差大臣。

柴王怜悯北伐将士,遂答应此事,仅是为了应付朝廷检查,并非真正收复幽州。

至于童贯所谓的广阳郡王封号,亦是靠谎言蒙蔽圣上所得,根本经不起推敲。”

“确实如此!我表兄就在北伐军任职,这些内幕都是他亲口告知我的。”

“不错,正是这般情形。

童贯等人隐瞒得极为巧妙,所以陛下及部分久居深宫之人并不知情。

然而,我们这些消息灵通者早己知晓真相,我可以发誓此言属实。”

“若非童贯、蔡京等人担心事情败露,怎会命令开封府禁止汴梁的勾栏讲此故事?害得我们只能冒险前来此处偷听。”

说书先生与众人议论纷纷,声音嘈杂。

赵佶听完后,气急败坏地跌坐在椅子上,双目赤红,怒火满腔。

胸膛剧烈起伏!

从那些人笃定无疑的话语中,赵佶意识到这绝非虚假。

他被欺骗了!想到这里,赵佶胸中怒火涌起,几乎无法呼吸。

身为大宋皇帝,却被童贯、蔡京等人隐瞒得如此彻底,成为天下笑柄。

而且,几乎整个天下都知道,他竟是最后一个得知此事的人!

此刻,赵佶呼吸急促,双眼泛红,不禁落下泪来……

最后才知晓真相的赵佶泪湿衣襟。

身边的带御器械石彦明等几位大内高手见此情景,连忙劝慰:“陛下请息怒!”“臣命开封府将这些散布谣言者抓捕!”

他们对这位帝王充满同情。

对于幽州王柴天与童贯交易幽州虚拟权之事,他们虽知一二,却不敢多言。

毕竟此事牵涉诸多朝廷重臣,如太师蔡京、广阳郡王童贯、太傅王黼、三司使蔡攸等人,任何一个都不是他们能招惹的。

不仅他们如此,就连汴梁城中的开封府也下达禁令,严禁议论此事,也不准戏院讲述相关故事,违者将被投入大狱。

然而,事实终归无法掩盖。

表面上无人敢公开讨论,背地里却议论纷纷。

于是,一些隐蔽的场所逐渐兴起,只有在那里,才能听到关于幽州王柴天的故事。

与此同时,这样的讲述带来了丰厚收益,说书先生收获颇丰,单次听讲费用竟涨至十贯钱,相当于后世万元一张票的价格。

这类场所既然能开,背后定有靠山。

开封府不少公人从中获利,甚至这家黑瓦舍的幕后股东,竟是开封府的通判,还有当朝太宰张邦昌、少宰李邦彦!

童贯北伐时,张邦昌和李邦彦因未能参与其中,所得利益较少。

大部分好处都被太师蔡京、主将童贯以及正牌权臣王黼拿去了。

作为副相的张邦昌与李邦彦对此颇为不满。

恰逢蔡京、王黼、童贯等人命令开封府严禁谈论此事,张邦昌与李邦彦便入股黑瓦舍,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大发横财。

别看这小小的黑瓦舍,每个座位收费十贯钱,每天来数百名听众,收入便可达数千至上万贯。

因此,赵佶此次微服出行,毫不费力便找到了这家黑瓦舍。

原计划是观看女子相扑,却不料听到了开封府明令禁止的评书。

这下,一首被满朝大臣联合欺骗的赵佶,终于知晓真相。

于是,几个大内高手提出要让开封府抓捕这些人。

另一边,说书先生和听众听到石彦明称赵佶为陛下,并提到要抓捕他们,怎会不知?顿时西散奔逃,慌乱地向各个出口跑去。

指望他们留在原地束手就擒?绝无可能!再加上赵佶身边仅有几名大内高手,既要护驾又要追捕,根本无法兼顾。

“站住!别逃!”

石彦明等人立即大声呵斥,准备上前阻止。

“罢了,罢了!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