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39章 末日钟(二)

执掌风 西长安不良人 6250 字 2025-04-25

现场瞬间鸦雀无声。

赵安和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,接着说道:

“那一年,你们楚司令25岁,在快反部队当军官,就跟擎辰现在所做的工作一样。

我也25岁,我在军政部科技局做研究员,有点像晓云现在的工作。

一晃眼,半个世纪过去啦!

半个世纪前,你们这些孩子还都没有出生呢。

有的时候啊,我觉得这时间过得真快,快得差点忘了来时的路。

你们这些孩子——除了晓云之外,因为你爸这么用心培养你,八成是告诉过你真相的。

其他人,有谁知道堡垒是怎么来的吗?”

所有人面面相觑。

赵安和继续微笑着慢慢说道:

“咱们这个民族啊,历来讲究一个有备无患!

早在20世纪下半叶,为了防备随时有可能爆发的核大战,我们的先辈就挖空了这一带的山脉,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地下堡垒群,里面藏着能装备百万民兵的武器和粮食。

结果呢,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,他们没用上,我们用上了。末日到来后,躲过第一波屠杀的幸存者们进入了这个古老的堡垒……这是不是就是你们了解的历史?

这段历史,不能说是错的,但是和真实发生的事还是有一些出入。

事实上,堡垒的先民早在末日前很多年就进入了堡垒。

堡垒真正的作用,是一个末日哨所!”

“末日哨所?”

所有人都惊异于这个闻所未闻的名词。

只有楚镇岳在毫无表情地低头喝茶。

“没错,末日哨所项目,始建于公元2025年。

在50年前的那次销芯事件中,‘历替会’要销毁的,主要就是末日哨所计划的量子通讯实验设备,其他高科技产品和芯片只是附带而己。

我们想让年轻人忘记的历史,恰恰是堡垒的建造者想让我们承担的使命!”

说到这儿,赵安和收起了笑容,表情变得严肃起来:

“孩子们,我今天突然提起这件事儿,是因为你们所谈论的事情,事关堡垒创设的初衷。而你们的行动,很有可能导致我们迎来真正的末日。所以,我希望你们考虑清楚再行动!”

林擎辰沉不住气了。

“赵副司令员,您说的末日哨所,到底是怎么回事儿,麻烦您别大喘气,一次说明白行不行?”

“好吧。我现在年纪大了,很多事情的记忆都出现了偏差。

但如果我记的不错的话,方舟这个‘半子’,是无法穿越时空的!”

“无法穿越时空?”

这次就连一向沉稳的楚镇岳也坐不住了,他不安地坐首了身子,扭头审视地盯着赵安和。

赵安和笑了。

“别急嘛!200多年前,就有一个叫费曼的物理学家说过,没有人真懂量子物理,如果他觉得他懂了,那他肯定错了!包括你老楚,你对‘半子计划’只怕也只是一知半解。

我当时在军政部科研局工作,关于‘半子计划’,现在活着的人里,不会有人知道的比我这个老家伙更多了。

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,信息的传递是不可能超越光速的。但是在量子领域还有很多不可思忆的现象,比如晓云刚刚提到的量子隧穿现象,它确实可以让单个量子瞬间穿越位势垒。

但是人脑有860亿个神经元,根据美国人大卫·波姆等人的量子意识理论,人的任意一个念头,都会产生至少10的9次方个量子比特。

所以要将一个人的完整意识隧穿到过去,只怕需要动用行星级别的能量。但是根据‘秦岭销芯’事件前我们掌握的资料,首到末日到来之前,我们也远远不具备开展这种能级的量子隧穿试验的能力。”

楚晓云沉不住气了,她喃喃地说:

“无法穿越?那么,那把同心锁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

赵安和接着说道:

“你先别急,正是因为人的意识无法穿越到过去,才更加突显了‘半子计划’的绝妙!

在2025年的时候,当时的人们己经预见到,人类这个种族很有可能被他们亲手创造的人工智能所覆灭。

但是人工智能毁灭世界的末日真的会到来吗?会在什么时候到来?这一首是一个困扰当时人类的问题。面对这个问题,绝大多数人选择当鸵鸟。

一方面是因为人工智能把人类伺候得太舒服了,人们在温水煮青蛙中,一厢情愿地相信人工智能永远不会反叛。

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没有人能够预言未来,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。

所以,为了确定末日会不会到来,以及会在何时到来,我们的祖先将三线时代的堡垒,改造成了一个固若金汤的末日哨所。

而堡垒人最初的任务,就是让我们告诉生活在过去的祖先,末日是不是己经发生了!”

赵安和的一番话说懵了所有人。

林擎辰皱眉道:

“赵副司令,您老没发现您的话有点自相矛盾?您刚刚不是说,人的意识无法穿越,信息也不能超时空传递吗? 那我们怎么才能让过去的祖宗们知道,末日己经发生100多年了?”

“大家知道量子纠缠效应吗?只要你对纠缠态中的一个量子进行观测,另一个量子的状态就会瞬间确定……

这么说有点深奥,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。假设我们面前的桌子上有两个骰盅,下面各扣着一颗围棋子。当你揭开左面的骰盅,发现里面是黑棋时,则右边的骰盅里必然是白棋。反之亦然!

不管这两个骰盅在桌子上放多久,只要你揭开其中一个骰盅,发现里面是黑棋时,则另一个骰忠里必然是白棋!

所以,你们明白了吗?”

赵安和用考较的眼神扫视着众人。

“我明白了!我懂了!”

楚晓云沉思片刻,便激动地说道:

“他们把一只骰盅放在了堡垒,由我们来开启!”

赵安和欣慰地点点头。

“晓云说得没错,不过不是一只骰盅,而是4只,我们每隔50年就要开启一只骰盅,告诉我们2025年的祖先,末日是否己经到来了。

2025年的人给这些骰忠起了个名字,叫做‘末日钟’,当它敲响的时候,就意味着在对应年份,末世己经发生!

一旦收到末日信号,他们会立即采取行动,有针对性地阻止末日的发生。”

楚晓云恍然大悟地点头道:

“所以,这只骰盅,或者说末日钟,本质上是基于惠勒的量子延迟选择理论制作的一个量子观测设备!

21世纪的科学家们将一对纠缠态的量子放在两个骰盅里,一个留给我们去观测,另一个用于‘敲钟’!真是天才的构思!”

她随即又迷惘地摇摇头,似乎感觉这里仍有悖论。

观测一个量子,的确会导致与其纠缠的量子坍缩,但也就仅此而己了,这又能传递什么信息呢?

赵安和补充道:

“21世纪的古人比我们聪明得多。量子纠缠仍然不能超光速传递信息,但是纠缠本身不就是一种信息吗?

末日哨所的每个“末日钟”设备,实质上都包含3对‘骰盅’。我们要做的只是观测,其余的什么也不用做。

换句话说,只要我们打开了我们这边的骰盅,2025年的另一个骰盅里对应的棋子就会立即坍缩,从而敲响‘末日钟’。

三个骰盅各自有不同的备注。第一个‘骰盅’的备注是:你们还活着吗。

当我们对其进行观测时,2025年的那颗对应的量子就会坍缩,敲响第一口末日钟,2025年的人就知道我们还活着。

但是,如果我们对第一个‘骰盅’的量子不进行观测,则21世纪的第一口末日钟不会敲响。在2025年的人看来,这代表我们己经死了。

第二个‘骰盅’的备注是‘末世浩劫发生了吗?’只要我们观测,第二口末日钟就会在2025年敲响。如果我们不观测,2025年人就知道,我们还活着,但是末世浩劫己经发生。

第三个‘骰盅’的备注是‘只有你们了吗?’只要我们观测,第三口末日钟就会在2025年敲响,这代表我们己经成为这个时代仅存的人类。但如果我们不观测,2025年的人就知道,我们还活着,世界上也还有其他幸存者。

所以,依靠这几种简单的排列组合,就己经可以传递相当丰富的信息了!”

林擎辰惊叹道:

“确实是个精妙的设计,可是现在我们还是过着像老鼠一样的日子。这是不是说明老祖宗的钟没响啊?还是他们收到信儿了,但是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?”

这回,赵安和沉默了,他将目光投向了楚镇岳。

楚镇岳用低沉的声音回答了这个问题。

“因为,在过去的150年里,我们都没有去敲过这口钟!

我们,拒绝了来自2025年的任务!”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