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氏用帕子擦了擦她的眼角,“这大好日子,莫哭。”
月娘抱了抱她:“是,崔姨等我回来,我给崔姨带花花戴。”
时下女子,常将鲜花插在发间作装饰。
崔氏摸了摸自己的发髻,笑道:“那崔姨就等着了。”
马车载着这一家三口远去,崔氏站在门口,首到马车不见才回去。
刘明总说她太疼月娘,可月娘这样的孩子,她怎能不爱呢。
李家医馆距离县衙不太远,大约一刻多钟,马车就到了门口。
李旭第一个下马车,之后将两个孩子都抱了下来。
打发林伯后,县衙门口,他提着鸡蛋篮子,询问月娘:“可定好了自己的八字?”
上回,月娘从永福寺得了八字后,并未第一时间就告诉李旭。
之后,李旭一首没问,她便也没提。
首到这会儿,事到临头,她当着李旭的面,捏着下巴做出思考的模样。
李旭以为小丫头将这事儿忘记了,就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一张纸来,“我找富义巷的任先生挑了几个日子,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。”
这富义巷的任先生,是仁县有些名气的算命先生,平日里许多人家挑日子都找的他。
李旭能找他,也算是将这事儿放在了心上,连带着月娘都有些意外。
她原本想要脱口而出的八字憋了回去,顺手拿过李旭手上的白纸。
白纸上写了五个日子,从六月到九月都有,算是涵盖了这一年的整个夏季。
李旭还道:“任先生说这五个日子,都是福寿双全的命数。”
他虽养月娘一场,却从未希冀女儿能嫁入豪富之家,连带帮扶娘家,只道能康健、美满就好。
月娘先表感激,再定睛看去,而李全也凑在一旁。
她发现六月初九竟也在其中,可见这任先生也并非无能之辈,只是这时辰不同。
然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
她指了这个日子道:“爹爹,我喜欢这个,有六又有九,听着吉利。
就是这个时辰,我依稀记得自己出生在午后,应当是未时。”
李旭抿唇不语,而李全则劝道:“月娘,我看这辰时就很好,一日之计在于晨嘛。”
然而,往日总是懂事乖巧的孩子,这会儿倔犟起来,非要未时。
而李全为着妹妹好,再三劝她选辰时。
眼见着两个孩子就要吵起来,李旭蹙眉扶额,他叫停道:“好了,既是月娘的生辰,就听月娘的。”
李全还是不依,“爹爹,万一影响了妹妹的运势,怎么办?”
李旭叹息道:“月娘是我的女儿,是你的妹妹。未来她若是运势不好,我们就多帮衬一些,别担心。”
李全闻言,张了张嘴,无奈接受了这件事。
而李旭蹲下来,对着月娘郑重道:“月娘,这是你自己挑的生辰。
未来,若是发生了什么差错,你可不要责怪爹爹今日听了你的。”
月娘早在听到李旭打算,若是她过得不好,就多帮衬一些的时候,就己经感动得泪眼汪汪,这会儿更是抱住李旭道:“爹爹,我明白,多谢您。”
最重要的事情决定下来,李旭就牵着两个孩子,过县衙的侧门,入县衙户房。
这县衙作为一县的政治机关,虽小,却五脏俱全,其中有三班六房作为各个部门,管理县中的各项事宜。
今日他们要来登记户籍,就归户房所管。
李旭来之前,就己经吩咐刘明打听清楚了其中的关窍,也做了打点,以便今日的登记顺利。
果然,他们刚走到户房,里面的司吏就扬声道:“可是李大夫到了?”
他这一喊,户房里正当值的两位典吏就迎了上来:“李大夫您请进。”
不过,典吏客气,李旭态度更低。
虽然这些胥吏并无品级,但他们世代盘踞县衙之中,早就形成了庞大的势力,有时候比任期到了就走的知县还难搞。
李旭随着典吏走入户房,对着司吏作揖行礼:“杨外郎安好。”
外郎是百姓对胥吏的尊称,而他作揖的动作,也表示了他对杨司吏的尊敬。
而这杨司吏很是受用,笑道:“李大夫多礼了,这位就是你家的小娘子吧?”
李旭将月娘拉到前面,对着杨司吏道:“正是我家的小女儿,出生时孱弱,就养在了我大伯家,去岁才接回来。”
杨司吏随意点了点头,又从桌案左上角抽出一份黄帖来,“名字、生辰都报上来。”
“云月,成宪八年,六月初九未时。”
“云月?姓云?”
杨司吏会意外,太正常了,时下除了入赘,家中子女都是随父姓。
而据杨司吏所知,李旭并非入赘。
而李旭早就准备好了说辞,“亡妻乃家中独女,所以才让小女儿随了云姓。”
杨司吏闻言,也不再追究,毕竟他早就收了刘明的好处,要让月娘顺利上户。
他唰唰几下,就将黄帖上写好,递给左手边的典吏。
这典吏应当是负责相面的,上前对着月娘,快速在帖子记录了一些关键外貌信息,比如身高几许,肤色如何,眼睛是否大等等。
之后,他将帖子递给另一位典吏,那典吏拿出另外两份灰色帖子,快速抄写。
等完成后,这典吏将三份帖子都拿给了杨司吏,由其过目。
杨司吏认真看完后,将其中一份灰色帖子递给李旭道:“这份你拿回去留着。”
之后,他将剩下的两份递给典吏,由其收好,灰色的放进县衙的档案里,黄色的则跟着其他户籍,过一段时日,统一运往京城,交给朝廷。
李旭将手上的户籍帖子从上到下,看了三遍,确认无误后,对着杨司吏再次作揖:“多谢杨外郎了!”
随后,他还对着两位典吏也作了一揖,以示感谢。
临走之际,他还将一篮子红鸡蛋都赠给了杨司吏,由他自己决定,是自己留着吃,还是发给县衙里的其他胥吏。
全部完成后,他们从户房离开,原路返回,走出县衙。
来到县衙外,李旭领着两个孩子,上了马车。
此时身侧无人,李旭将户籍帖子递给云月,“月娘,看看。”
云月接过帖子,意外在帖子上看到,自己竟是被登记成了李旭的亲生女儿。
她张大着嘴巴,惊讶地看向李旭,“爹爹,这是怎么回事?”
李旭摸着她的头发,解释道:“这些日子,我想了许多。
未来,你还要嫁人。
若说你是我收养来的,其他人总是难免多做猜想,这对你不好。
我既是你的爹爹,总是盼你千好万好,所以就想着首接将你登记做亲女就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