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,会是谁送来的香呢?
她装出嗅的模样,耸了耸鼻子,“师父,好好闻的香气。”
白惠也跟着嗅了嗅,笑道:“觉得好闻吗?我都习惯了,每日都闻着。”
她身边的李嬷嬷跟着说道:“这是京城广记香铺的特供香,别的铺子都没有呢。
京城的世子夫人担心我们夫人来了杭府买不到,就特地千里迢迢送了来。
世子夫人与我们夫人如今是婆媳,在闺中时,可是密友呢。”
“那师父岂不是在成亲后,还能日日与自己最好的朋友在一起?那真是神仙日子呢。”
云月顺着李嬷嬷的话说下去,而白惠也果然回道:“是呢。在伯府时,我们二人日日相伴,倒是将日子过得快活了些。”
白惠说着,好似是回想起曾经与郑薇在京城伯府里的时光,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意。
或许是出于对小徒儿的信任,也或者是想与人分享自己的友情,白惠还详细说起了自己与郑薇的过往。
包括郑薇儿时到白家求学,跟着白夫人上学,进而与白惠相识。
也包括两人在一众小伙伴中关系最好,于许多文字或是艺术都有些相同的见解,尤为谈得来。
更包括两人机缘巧合先后嫁入伯府,郑薇先嫁给世子,而后白惠被赐婚。
白惠嫁入伯府初时,无法适应,也是郑薇的陪伴,让她渐渐鲜活。
她谈起这挚友,忍不住拿出两人的信件来,与云月分享道:“自我来到杭府,每回她的信到,我都是那样开心。
就是可惜这车马太慢,每回都要等上十天半个月,才能收到她的信。
喏,这是最新的信呢。
我上回与她说,我要收一个徒儿,她就写信来恭喜我,为我高兴。”
接着,她拿出一个晶莹的玉石镇纸送给云月道:“这是薇儿送给你的拜师礼,我差点就要忘了。”
云月接过镇纸,这是她见过最好的镇纸,玉质极好,上头刻着可爱的小猫咪,可见是用了心的。
她不禁疑惑,如果白惠与郑薇的关系这样好,那么郑薇还会出手害白惠吗?
虽然郑薇作为世子夫人,确实与白惠立场对立,但就凭郑薇与白惠多年的真挚感情,郑薇真的会这样做?
还是说,有人借着郑薇的手,来害白惠?
这一切都还有待考究,云月在并不了解其中利害关系的前提下,并不打算当即将香料有问题的事告诉白惠。
尤其,她自觉,这香料的事,或许可以好好利用一番,现在马上突兀地告诉白惠,实在浪费。
书房里,有一张属于白惠的大桌子,在其右侧,有一张相对小些的木桌子,是白惠为云月特地准备的。
云月将这小小新镇纸小心地放在自己桌上,然后看向白惠,“师父,我今日先学什么呢?”
“上午就先继续学琴吧,万事不可半途而废,我们还可再留小半个时辰来研究《高山》,中午饭后,我们休憩一个时辰,下午就来继续学作诗吧。”
云月对她的安排没有任何异议,认认真真地跟着她学了快一上午的琴。
而这越是学,白惠越是惊讶。
早前,她也指导过云月学琴,但那时候的指导不会超过小半个时辰。
不似今日上午,云月这一弹琴便是一个多时辰。
白惠早做好小丫头喊手指疼的准备,甚至还提前备好了药膏,却没想到云月的手指不过是轻微红了些罢了。
云月见她惊讶,也怕她惊疑,就解释道:“早前也会很疼,但后来练得多了,皮破了好,好了又破的,慢慢就不会疼了。”
这解释合理,白惠也见过不少琴坊的琴师是如此的。
不过琴师做来,她理所当然,自家徒儿如此,白惠就心疼起来了,“月儿实在勤勉,但往后也要注意身体,万事万物都不如你来的珍贵。”
云月点头又靠在她的臂弯,“是,师父说的话,我定会谨遵。”
白惠却不吃她这一套,点了点她的额头道:“你最好听话,不然我就。”
“师父就如何?”
云月笑嘻嘻起来,白惠就忍俊不禁,“师父自然不能如何,就只能罚你多在悦心阁里睡觉,多休息了。”
师徒俩的第一个上午是和谐的,美好的,后云月跟着白惠吃饭。
这是云月第一次在伯府这样有底蕴的世家贵族吃饭,她被白惠牵到身边坐下。
一张很大的桌子边,就坐了她们两个主子,而站在一旁候着的丫鬟却是数不清。
一道道菜肴被端上来,每一道菜的量都很少,但都尤为美丽精致,仿若艺术品。
白惠被丫鬟们伺候着净手,而云月自然是跟着她。
之后,白惠身边的丫鬟为她布菜,她很了解白惠的饮食喜好,往往只需主子的一个眼神,就能将美味送到主子跟前。
但此时伺候云月的灵薇,却对自家主子实在不了解,她躬身候在云月身边,生怕主子吃得不爽快。
云月无意难为她,就主动开口吩咐她,自己想吃哪道菜。
灵薇为此舒了一口气,赶忙为云月夹到碗里来。
后云月就拿起自己的筷子或是汤勺吃了起来。
所谓贵族,总是规矩多,对丫鬟的要求多,对主子亦是苛刻。
白惠吃饭时,优雅高贵,更是不会说一句话。
因此,云月除了告诉灵薇,自己要吃什么外,也不发一言。
可她吃得格外香甜,不仅吃得速度快,还时不时会有惊喜的可爱表情。
白惠被她感染,往常吃了几勺就会停下,后为着身体勉强再用些,今日倒是破天荒的,吃了一整碗米饭。
李嬷嬷本就对云月印象不错,这会儿这小姑娘能让自家夫人多吃些,就更是惊喜起来。
等到云月吃饱喝足,李嬷嬷还贴心询问道:“小姐,您在饭菜上可有什么忌口的?往后,老奴让厨房多注意些。”
云月自然是摇头说没有,她胃口好,吃什么都高兴,但她见李嬷嬷似乎是没有用武之地,有些失望,就笑着拜托道:“嬷嬷,今日那道豌豆黄格外好吃,能否让厨房下午再做两份,我想吃呢。”
李嬷嬷笑呵呵地应下,“那是自然,小姐想吃,是厨房的福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