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6章 全民行动

执掌风 无心无言无语 2620 字 2025-04-27

案件通报会在兰溪市教育局礼堂召开,礼堂内座无虚席,120 名家长代表挤满了整个空间,甚至走廊上也站满了人。

大屏幕上,播放着犯罪团伙的作案视频,那一幕幕丑恶的画面,如同一把把利刃,刺痛着每一个人的心。后排传来压抑的啜泣声,那是家长们愤怒与痛心的宣泄。

五年级学生家长李女士,满脸泪痕,突然站起来,声音颤抖却又无比坚定地说:

“我女儿去年收到过‘星探’私信,当时我吓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,还好老师提前提醒过我们…… 我们不能只靠警察,每个家长都要学会检查孩子的手机,守护好自己的孩子。”

她的话,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的巨石,引起了全场家长的共鸣,大家纷纷点头,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心。

兰溪市各中小学迅速响应,随即启动 “护苗 2023” 行动。

实验小学在计算机课上,特意增设 “网络陷阱识别” 模块,老师们精心制作动画,生动演示如何分辨钓鱼链接,让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,掌握网络安全知识。

实验中学则发挥技术优势,开发了家长端监控软件,只要涉未成年人的不良信息出现,软件便能实时预警,为家长们守护孩子的网络安全提供了有力武器。

市教育局联合通讯公司,为全市家庭免费提供儿童上网过滤服务,自动屏蔽 18 类有害内容,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网络防火墙。

网络监管部门也积极行动,推出 “阳光举报” 平台。

市民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,一键上传可疑链接,后台强大的 AI 系统能在短短 3 分钟内完成内容识别。

某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自发组建 “网络安全员” 志愿者团队,他们利用课余时间,深入社区、学校周边网吧,向青少年普及网络安全知识。

团队成员还制作了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漫画手册,内容涵盖如何保护个人信息、识别网络诈骗、远离不良内容等,在学校门口、社区活动中心免费发放。

心理咨询机构也主动参与到这场守护行动中。

他们开通了 24 小时心理援助热线,为受到案件影响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。

咨询师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开展心理讲座和一对一辅导,帮助孩子们驱散心理阴霾,重建对网络世界的信任。

许多曾经遭受过网络侵害的孩子,在咨询师的耐心引导下,逐渐走出阴影,重新变得开朗自信。

案件的侦破还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。

各大新闻网站、电视台纷纷对案件进行深度报道,剖析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法和危害,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网络安全。

一篇篇报道、一档档节目,如同警钟长鸣,唤醒了更多人对网络环境净化的重视。

不少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护娃经验,互相交流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;教育专家也纷纷发声,提出加强网络素养教育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建议。

随着时间推移,兰溪市的网络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。曾经充斥着不良信息的角落,在全民监督下逐渐消失。

街道上,随处可见关于网络安全的宣传标语;学校里,孩子们对网络陷阱的警惕性明显提高;家庭中,亲子之间关于网络的沟通交流也更加频繁。

这场全民参与的 “网络净土保卫战”,不仅让犯罪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,更在全社会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,共同守护着孩子们纯净的网络空间。

而这,仅仅是开始,守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征程,永远在路上。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