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是进京,便不难猜出李嬷嬷的目的。
只是她担心李嬷嬷会空跑一趟。
李嬷嬷特意穿了一件比较新的衣裳回来。
还是被守门的小厮拦在门外,“哪来的叫花子,这是什么地方也敢随便闯?”
这是她最新的衣裳了。
李嬷嬷是回来求人的,不得不露出笑脸,给那个小厮递上一把铜钱。
“这位小哥,我是也是府里的人”。
那小厮把铜钱揣进怀里,便不再撵她出去。
李嬷嬷向其介绍起自已的身份,“我离府去庄子上多年,也难怪小哥不认得我,想必小哥是新来的吧?从前府里的老人是认得我的”。
去了庄子上的人,如今回府,必定是寻人来的。
于是那小厮问道:“那你想找谁?”
李嬷嬷早就想好了,那小厮听后便进去通话了。
孙嬷嬷诧异的问道:“你说是谁来找我?”
那小厮以为自已被骗了,低垂下脑袋,重复道:“她说她姓李,从前也在府里侍候,前些年去了庄子”。
小厮抬头看了一眼,又快速低下头。
孙嬷嬷脸色不好看,这下必定挨骂。
孙嬷嬷长长的“哦”了一声,“不见,就说我不在”。
那个老婆子找她做什么。
她们都是侯府的家生子,自小一起长大。
可两人的性格截然相反。
看在儿时的情分,孙嬷嬷提点过李嬷嬷,别什么事都和夫人唱反调,夫人最喜欢听奉承的话,她们做下人的,能让主子开心才是她们该做的。
可是那李嬷嬷偏偏不听,夫人越不喜欢听什么她偏要说什么。
这下好了,被赶去庄子,那庄子是人待的地方吗?吃穿用度赶不上府里最低等的下人。
以她们现在的地位,待在府里就只剩下享福了。
除了主子们,哪一个不得敬着她们。
孙嬷嬷叹息之余,也不想给自已找麻烦。
小厮回来对李嬷嬷说,“孙嬷嬷不在府里,你若找她有事,就改日再来吧”。
今日不是初一也非十五,夫人不会出门,孙嬷嬷自然不会离开夫人。
再看看小厮躲闪的眼神,李嬷嬷心里再清楚不过。
她再次取出一把铜钱给那小厮,“麻烦小哥再辛苦一趟,就说…”
哪知道小厮不肯收推了回去。
他都进去过一次了,孙嬷嬷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。
如若再次进去,骂他一通都是轻的,孙嬷嬷想要责罚他,还不是一句话的事。
李嬷嬷没了法子,在苏府门前来回踱步。
再等下去就要天黑了,小姐还在家里等着她。
想到昨日差一点小姐就出事了,李嬷嬷把心一横。
谈什么脸面,说什么得体,小姐的事才是最紧要的。
李嬷嬷径直向府里走去。
守门的小厮连忙上前拦着。
“你怎么能硬闯呢,你要是还不听劝,我可就要喊人了”。
喊人?李嬷嬷被小厮的话点醒。
“孙菊香,你出来,我是李翠花啊,难道你不记得我了吗?我们从小一起长大,你都忘了吗?”
这样大的嗓音,府里的人听得真切。
李嬷嬷喊的是她的闺名,几十年没人喊过她这个名字了,孙嬷嬷心下不免有些动容。
且府外有人吵闹,还和她有关,无论如何她都逃不了干系。
“李翠花,你吼叫什么?”孙嬷嬷双手交叠放于身前。
李嬷嬷看到孙嬷嬷出来,眼圈渐渐泛红。
多年不见,她也老了,两鬓长了许多白发。
孙嬷嬷朝她翻了个白眼,老都老了,怎么还矫情起来了。
“行了,别哭了,随我进去吧”。
李嬷嬷快步上前,拉起她的手一同进府。
孙嬷嬷想要挣脱手臂,抽了两下也没抽出来,“老没正经的”。
话虽这样说,嘴角的笑却怎么也压不住。
到了没人的地方,孙嬷嬷止住脚步,意味深长的看着李嬷嬷。
“我可告诉你,夫人最不喜欢听的就是那边的事儿,你若是为了那边来的,我劝你还是回去吧,免得夫人连你一起责骂”。
李嬷嬷拍了拍她的手背,“还是你最了解我,不愧是一起长大的情分,我记得第一块帕子还是你教我绣的,绣的是一朵…一朵什么花来着”。
李嬷嬷记不清了。
“海棠花”,孙嬷嬷想起小时候的事,无奈的叹了一口气。
苏大人近日又抬了一房妾室进府,苏夫人正因为此事心情不顺。
如果在这个时候提及那边,只会让夫人更加烦心。
可该说的她都说了,该劝的也劝了。
到了主院前,孙嬷嬷再次确认,“你想好了?真的要进去?”
李嬷嬷对她笑了笑,坚定的点头。
孙嬷嬷摇头,还是替她进去传话。
她最了解夫人,如果李嬷嬷是为了那边而来,夫人铁定是不会见的。
所以孙嬷嬷只说,李嬷嬷记挂主子,只想给主子请安,苏夫人这才答应见她。
李嬷嬷进门先是叩拜,问候了几句。
苏夫人满意的点头,“起来坐吧”。
李嬷嬷坐下后,孙嬷嬷一直朝她摇头,示意她不要说。
可李嬷嬷却假装看不到。
她知道孙嬷嬷好意,可她不说的话,就没人能救小姐脱离苦海。
李嬷嬷斟酌用词,沉寂了片刻之后,开口,“夫人,月小姐即将及笄,还望夫人多多费心,为她谋划一条出路”。
孙嬷嬷吐出一口气,不让说不让说,还是说了。
这话说出来,除了被夫人责骂之外,不会起到任何作用。
果然如孙嬷嬷所想。
苏夫人的眉头紧紧皱起,手中茶碗“嘭”地一声摔在桌子上。
“多年不见,你来见我,不是记挂我好不好,而是为了那个孽障,我从小是你看着长大的,难道还不如你和她短短几年的情分吗?”
李嬷嬷连忙起身,“夫人,我知道夫人不喜欢听,可眼下不得不提了呀…”
李嬷嬷将昨日发生的事,还有这些年王家打压她们的事,全部说给苏夫人。
本来也没敢奢望夫人会替她们出口恶气,只想夫人尽快为小姐找个人家。
有了夫家也就有了靠山,那王家做起事来,心里也要掂量几分。
苏夫人却越听越觉心烦,“行了,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何至于此,她不是也没怎么样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