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下飞机高晨就得到了一个“惊喜”。
网络上流传的沸沸扬扬,清北大学的副校长在公开场合宣称跟昊天投资的合作失败,出现了一些问题。
原因是昊天投资提出不合理的要求,对清北大学言语中也有贬低和看不起。
同样还有一则录音放在网上,凭借着清北大学的金字招牌引发了巨大的震动。
一时间昊天投资人人喊打,将昊天投资回国目的猜测到间谍的商业行为,还有回国圈钱的理论。
“公关部还在网络上进行控制,舆论发酵速度比我想的还要更快,怕是没有那么轻松压下去,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。”
“公关部行动后,网络上的声音也没有放松过,还在网络上抨击,带来的影响非常大。”
“网络上的声音压不住,背后还有特意在推动的手段,否则不会压不住。”
“现在的情况是昊天投资彻底处于下风,会出现一些连锁反应,很多高校都不愿意跟我们合作。”
高晨也满脸无语,冷笑连连:“不跟我们合作?那就去找国外的高校!”
“你确定?”郑映月声音里也带着提醒,“这可不是好渠道,也不是好途径,说不定还会带来一些影响。”
国内的投资项目跟国外的高校合作,怕是会引起的流言蜚语。
作为清北大学的副校长,陈武敢当着面这么说,就能看出情况不同,也不是想的简单,而且也能看出情况有些不对。
跟国外的高校合作,引来的不满声音也并不会降低,还是能看出情况的不同。
外界的舆论也是需要在意的,还必须要很在意,不能有半点的放松。
舆论一直都需要,也不需要去将消息搞的那么被动。
昊天投资在国内投资,也是一种调整,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,也没有说能获得机会。
国内的投资也是比较稳定,没有想过要将国内的投资也做起来,其中的难度也并不小。
要是不想被影响,也不能得罪国内的高校,一个个的都很嚣张,还是能看出高校在科研领域的话语权。
认准昊天投资会在国内科技领域里投入巨额资金,才会想参与分一杯羹。
认准提出在过分的要求都会让昊天投资妥协。
高晨偏偏不妥协!
国内又怎么样,决定要向着国外发展,高校的垄断也行不通。
反正想要参与的都来了,真正想邀请的王华也答应参与。
不出国是底线,不触碰底线王华也不会有任何不满。
邀请到想要邀请的对象,那也不用去考虑太多。
清北大学想要得到支持,想也知道是不太可能实现的。
想要威胁昊天投资,高晨也不同意,也不会就此妥协。
凭什么要让昊天投资妥协?
没有拿出能威胁到的命脉,也不会让高晨妥协!
总有些资源是能调动的,在怎么说也是能有调动的资格,谁都不敢小看。
拿不出资源来调整,还是能保证不出事,大致能明白到底去如何解决。
“没有高校学生的引入,昊天投资的研发项目不好开发。”郑映月纠结不已。
“我知道不好开发,也不会给你压力。”
“先将设备购买做好,保证王华教授团队的研发。”
“联络海外高校,不局限于常青藤高校,牛津、耶鲁、哥伦比亚等等都发出招聘公告。”
“同时联络国内的高校,有实干能力的高校,提出合作申请。”
“想堵死昊天投资的路,哪有那么简单?”
“清北大学是名声在外,也不是一定就要盯着清北,还有另外的大学也能商量。”
“一定跟清北合作的不是昊天,没有得到清北大学的支持,照样也能从中获得机会。”
“清北大学是锦上添花,不会成为昊天投资的雪中送炭。”
“第一步就想拦住昊天投资?没那么简单!”
高晨也是冷笑,很清楚背后是谁在控制。
无非也就钟家和姚若风。
阻挡昊天投资的发展,不让昊天投资深入的投资。
得不到研发人员补充,想要获得机会的可能性也会很低。
给出警告后也是让昊天投资直接退让,反正也是自行退让,跟他们没关系,也不会造成另外的影响。
换一个人来或许真就妥协了。
不在国内投资,还会有其他的投资土壤。
不一定说放在国内投资就能做的更好,也不会说在国内一定可以获得机会。
总有些事是需要提前先想好,才能保证不出事,也能保证不会遭遇危险。
这样的结果也比较明了,提前先将问题也一并解决,后续的改变也没有那个必要。
反正该有的态度也表达过,没有想过要将希望也一并放弃,做出的态度也是早有预料。
昊天投资并不需要得到扶持,政策上给出的优待已经足够。
最后会变成什么样,没有谁敢保证,更没有谁敢肯定。
反正当下的情况也很明白,能做到昊天投资自我满意,那就是最好的结果,并不需要去考虑那些。
能让他们自已满意的决策也不多,能给出的保证也不会少,当下的情况也是早有预料,并不需要去考虑那些问题。
潜在的危险也是存在的,也不需要去考虑太多问题,大多数的考虑也是在自已的考虑范畴以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