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的天色已经有些昏暗了,
金銮殿上点了十几盏的琉璃灯,
但即便如此,
金銮殿上依旧是有些昏暗。
隆正帝的节俭是出了名的,
他的周围一盏灯都没点,
不过贾琮觉得他是不想被人看到他的表情,
毕竟忠顺亲王和宁王跟前就被立了一盏......
但也只有贾琮这么想,
因为其他的人都忽然想起似曾相识的过往,
包括隆正帝在内!
那就是太上皇退位的那天,也是晚上!
忠顺亲王的一番话,
直接点燃了朝臣们的讨论,
“王爷这话是什么意思?莫非当初宁侯家里大丧,幕后有黑手作乱?”
“王爷,此话万万不能乱说!若是传出去,顷刻间大乾声名不在!”
“王爷可有真凭实据?若是有还请拿出来,如今三司俱在,满朝文武俱在,断不会让幕后之人逍遥法外的!”
“宁侯,这件事你是否知情?”
“陛下,忠顺亲王胡言乱语,攀附诬告皇子,其心之险恶,路人皆知!还请陛下治罪!”
各派的朝臣都站出来说话了,
但贾琮依旧在原地站着,
只是目光炯炯的看着忠顺亲王,
似乎在等待着一个解释。
龙椅上的隆正帝心里咯噔了一下,
心说最怕的就是这件事!
如果说出大皇子二皇子牵扯到贾赦贾敬死亡的事情里面,
那他注定是要背负失德的名声了!
管教不严,和失德可是两码事!
当下立刻沉声道:
“皇兄何必这么着急,不如先说说这封信的事情才好!莫非皇兄已经认了罪?江南之地的祸乱,可和皇兄也有什么关联?!”
蔡华甚至比隆正帝还要担心,
他太老了,
他不像隆正帝可以等二十年的时间了,
所以他行事一直很激进,
为的就是在有生之年大行新法。
可现在的局势越来越糜烂,
如果贾琮真的带领开国一脉中立甚至是跳到三王那边,
那新法再无大行的可能!
就算隆正帝后期能在拉拢到兵权,
可那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!
那个时候,他还在不在人世都两说了。
他必须保证贾琮哪怕不完全依顺隆正帝,
也要贾琮和开国一脉站在隆正帝这边摇旗呐喊才行!
当下开口道:
“王爷之说,实在是太过可笑!方才入宫的时候王爷不说,证人进来的时候王爷不说,如今出现对王爷不利的证据,王爷才随便编个理由?”
“如今虽然人证已经不在了,但是物证就在这里!这张名单上的人只要仔细勘察,不出一月就可以完全查清!王爷是担心这件事么?只是这转移视线的办法太过拙劣了!”
忠顺亲王还没开口,
宁王倒是抢先说道:
“拙劣?若是依着本王的意思,这封信和这个东宫太子印玺的圈套就已经很拙劣了!先是买通本王的管家,然后在用这封信和印玺来陷害本王,难道还不够拙劣?秦木,你说,是何人指使你陷害本王的?”
听到秦木这个名字,
隆正帝和大皇子的脸瞬间就黑了,
你TMD是不是太过分了,
一个老管家起的和大皇子的名字同音,
这是摆明了要埋汰大皇子啊!
秦木在后面跪着,
喃喃的不敢说话,
要是马太监死之前,
他绝对会毫不犹豫的背叛宁王,
因为马太监答应过会救出他的家人,也保证了让他活。
可现在马太监脑袋都没了!
他不知道隆正帝会不会遵守承诺,
一旦说错话,信错了人,
那家里那么十几口人,可就一个都活不了了!
就在宁王想继续追问的时候,
蔡华拦话道:
“这件事还不急,总是要一件一件的处理才是。王爷又何必急于一时呢?”
看到蔡华看向自己,
忠顺亲王上前几步,站在蔡华的面前,
露出狰狞的笑容说道:
“太上皇在位时,本王就执掌吏部,先太子过世后,本王兼掌兵部!本王一生经历之精彩,不比你蔡大人少!若是本王真有心思要杀谁,谁也活不了!”
“本王在江南的确有些钱袋子,不过这都是小事,这种事经不住查,也不值当查。便是让你们去查,他们也是奉公守法的好商人!便是秦沭当初也多半是冤枉的!”
“至于那所谓名单上的人,不用看也知道是一些江南之乱侥幸留下来的官员,就凭着一张名单,就说本王勾结外省官员?若是本王现在在这上面填上蔡大人的名字,又该如何?”
“不过就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罢了,一个东宫太子印玺,本王从来就没在乎过!蔡大人想和本王扯皮,然后赶紧想些办法?那怕是要失望了!因为,贾赦贾敬之死,本王可是真的人证物证俱全啊!”
这句话一说,
蔡华的脸色顿时就白了,
要是忠顺亲王没有真凭实据,
那他和隆正帝凭着东宫太子印玺和书信,
今天虽然打不掉忠顺亲王和宁王,
但也绝对会让他们元气大伤!
而如今忠顺亲王说的言辞凿凿,
这局势可就瞬间反转了!
如果真的是人证物证俱全,
是皇子暗杀贾敬和贾赦,那隆正帝的威望就要大打折扣了!
范平突然兴奋的站出来说道:
“王爷,这么说这件事情真的涉及到了皇子?还有王爷说的五皇子的事情,也是冤枉的?莫非宁侯他们在江南遭遇袭杀,真的不是五皇子做的?”
忠顺亲王笑呵呵的点了点头,
转头看着隆正帝,像是回答范平一样说道:
“当然是冤枉的,可惜啊,有些人怕自己声望受损,硬是定了案啊!”
朝中顿时再次哗然,
虽然不少人都知道五皇子这件事很可能就是被冤枉的,
是被三王找些替死鬼去做告状的豪商强摁的。
但忠顺亲王现在这么说是什么意思?
是给秦沭洗白?
那不是在给自己招黑么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