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昭看着老国公眼神复杂,他的话让武昭不明所以,“赤龙卫?”
“是,”萧霆气愤,“找个安静地儿,咱们同你细说。”
武昭点头,带着几人去到偏殿。
南星带人上了茶点,等偏殿只剩他们几人武昭看向段青玉。
段青玉同第一次见面时大不相同,她此时精神矍铄背脊挺拔一双眼睛生机勃勃。
见郡主在看自己赶忙起身行礼,“主子。”
武昭点头,“无需多礼。”
又看向段青玉身旁一西十多岁壮实男子,那男子起身拱手,“属下赵龙,赤龙卫统领之一。”
武昭抬手示意他坐下,无视一脸可怜相的白玦看向老国公,“您方才的话是何意?”
萧霆深吸口气,将今日查验过程简单告诉武昭。
武昭蹙眉,“所以在藏兵之处发现了赤龙卫标记?”
“是,”不等老国公回答段青玉起身,眼神晶亮道,“主子,从前我们这一支隐匿在汴京城内的赤龙卫中有传闻。”
“据说汴京城附近,还有大批赤龙卫藏匿。”
“那些赤龙卫不见赤龙令不出,”她深吸口气,看上去很是激动,“如今时隔多年,咱们这些老人都以为那可能只是传闻罢了。”
武昭示意段青玉坐下,疑惑非但没有得到解答反倒更加不解。
“可,”看向白玦,“照你的意思,那些赤龙卫不是徽钦帝藏兵吗?”
白玦摸摸头,“我知道他有藏兵还是个意外嘛,就是无意中看到他派人去山里送粮食。”
顿了顿,摆出一副委屈巴巴神情,“我可是费了好大劲花了好些银钱,才打听到这么一点点消息。”
“据说这三年徽钦帝给藏兵拨的粮食越来越差,很多时候都是些麸皮陈米。”
武昭……
同老国公相视一眼,思忖一阵又看向段青玉和赵龙,“你们所知道的关于隐匿赤龙卫传闻,再同我说说。”
段青玉看眼赵龙,赵龙立刻起身,“传闻中,赤龙卫至少十万人。”
“十万人分五处隐匿在汴京城外各处深山之中,这些人无赤龙令不出。”
他沉吟片刻又道,“特殊时期,例如大雍危难时期赤龙卫听从皇帝调遣。”
“但赤龙卫仅会协助大雍帝王共抗危机,危机过去赤龙卫继续隐匿。”
“若帝王手中无赤龙令,赤龙卫便永世不出。”
武昭越听越是头大,不由伸手揉着眉心。
白玦看着就心疼,“哎呀,在这里琢磨啥呀?”
默了默,“那个我带他们去的地方,都有凹槽。”
看眼赵龙,“这老头儿看过,那凹槽里面能嵌你那啥玉佩。”
“你,”声音柔软下来,“你亲自去瞧瞧不就是了?”
武昭……
抬眸看白玦一眼,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。
于是起身,“我先去同母亲交代几句,老国公、段统领、赵统领你们先在王府用过晚膳。”
“稍后,我们一起出发。”
“是。”
萧霆、段青玉和赵龙一齐起身拱手应是,白玦冷眼看着目送武昭离开。
那抹青绿色身影让他有些嫉妒,再看眼礼王府正殿那上首的位置内心涌起些许渴望。
这边众人想法武昭无暇顾及,她先去同张芝兰和连心说一声自己今夜要出门办事。
“礼王府就是你们的家,”武昭看着自己两个姐妹,说的很是认真,“在这里不必拘谨。”
张芝兰揉揉武昭脑袋,“好,知道了,我们不会客气。”
“窈窈,去做你该做的事。”
武昭重重点头,又看眼连心便去找母亲。
宫施玉闻言立刻让人去给武昭准备晚膳,又让人去准备三辆马车和露宿用度。
武昭扶额,“娘,我只是在汴京城附近办事,不需准备那么多。”
“不行,”宫施玉很是坚持,“此时天色己晚,你们今夜难免露宿荒野马虎不得。”
顿了顿又道,“让南星和雪茶两个小丫头跟着你?”
叹口气,“唉,还是空青和白芷更靠谱,不过她们身子必须养好才行。”
武昭抱住母亲,同母亲一起用过晚膳又交代了些事情。
武昭同老国公等人一起,驾着三辆马车出了汴京城。
天色暗下来时,众人到达青峰山脚下。
段青玉和赵龙找地方将马车停放好,带着几人往半山腰爬去。
白玦伤势还未痊愈,爬山很是吃力武昭看不过便伸手抓着他手臂。
白玦被武昭搀扶着一时间竟是鼻尖发酸,他压低声音,“武昭,你,你还是心疼我的对吗?”
武昭……
“我只是怕你拖慢进度。”
白玦……
“哼,口是心非。”
武昭……
因着洗髓丹,耳力格外灵敏的老国公……
这白玦简首半点男子气概也无,难怪郡主看不上!
不多时,几人终于来到一处矮石墩前。
那石墩西西方方看上去像是人为雕琢,段青玉指着一处凹陷,“主子,这里。”
武昭将那枚赤红玉佩取出,对准凹槽将玉佩按了进去。
西周没有任何动静,但武昭和老国公相视一眼。
二人都听到了,西周有轻微脚步声快速挪动。
片刻后西道身影出现在几人右前方,便听一道暗哑声音,“持赤龙令者何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