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色微亮,清冷的晨雾还未散尽,苏瑶便已起身,投身到对疫病的诊断工作中。昨夜几乎未眠,她的双眼布满血丝,可眼神却依旧坚定。她深知,每耽搁一刻,就可能有更多生命消逝在这场可怕的疫病之中。
走进临时搭建的医棚,刺鼻的药味和病患痛苦的呻吟扑面而来。苏瑶强忍着内心的酸涩,来到一位病情较重的患者床前。这位老者面色苍白如纸,呼吸急促且沉重,每一次喘息都像是在挣扎,干裂的嘴唇微微颤动,却发不出清晰的声音。苏瑶轻轻握住老者的手,那双手干枯如柴,满是岁月的痕迹,此刻却因高热而滚烫。
她有条不紊地为老者把脉,脉象紊乱,毫无规律,这与她以往接触过的病症都截然不同。紧接着,苏瑶仔细观察老者的舌苔,舌苔厚腻且发黄,上面还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点。她又翻开老者的眼睑,发现眼睑内部充血严重。凭借多年的行医经验,苏瑶心中初步判断这疫病与体内的热毒和气血不畅有关,但具体的病因和治疗方法,却依旧毫无头绪。
医棚里,其他医士们也在各自忙碌着,眉头紧锁,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无奈。一位年轻医士走到苏瑶身边,声音中带着一丝沮丧:“苏姑娘,我已经尝试了好几种常见的清热解毒之法,可患者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,这疫病实在是太棘手了。”苏瑶微微点头,神色凝重地说:“这疫病绝非寻常,我们不能再按常规思路治疗。”
为了找到疫病的根源,苏瑶决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详细调查。她穿梭在疫区的大街小巷,挨家挨户地询问患者发病前的饮食、活动轨迹以及接触过的人。在这个过程中,她发现大部分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——近期都饮用过小镇中心的一口井水。苏瑶心中一动,难道疫病的源头是这口井?
她立刻来到井边,仔细观察井水的颜色、气味和水质。井水看起来清澈透明,并无异味,但苏瑶还是采集了水样,准备带回医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。回到医棚后,她将水样放在特制的容器中,借助阳光和简陋的工具,仔细观察水中是否有异样的微生物或杂质。然而,经过长时间的观察,她并未发现明显的异常。
疫病的诊断工作陷入了僵局,苏瑶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。她坐在医棚的角落,手中紧紧握着一本医书,脑海中不断回忆着曾经治疗过的各种病症,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灵感。突然,她想起了多年前在一本古籍中看到的关于“瘴气疫病”的记载,虽然症状并不完全相同,但其中提到的“邪毒入侵,气血阻滞”的理论,与眼前这疫病似乎有着某种关联。
苏瑶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,立刻起身,召集其他医士,将自已的想法告诉了他们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展开了激烈的讨论。有的医士认为苏瑶的想法有一定道理,可以尝试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治疗;也有医士持怀疑态度,担心贸然用药会对患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一时间,众人各执一词,难以达成共识。
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,又有几名患者被紧急抬进了医棚。看着这些痛苦的面容,苏瑶知道,她不能再犹豫了。她决定先在少数患者身上进行尝试性治疗,根据治疗效果再做进一步的调整。她迅速调配好药剂,亲自喂给患者服下,然后守在患者身边,密切观察他们的反应。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,都像是在煎熬,苏瑶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担忧,她多么希望这一次的尝试能够带来转机,让这些饱受疫病折磨的百姓早日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