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的日子一天天过去,苏瑶的义诊摊越来越有名。她每天都在街头为百姓免费诊治,虽然忙碌,但她心中始终有一个更大的目标:要想更好地施展医术,还需要一个稳定的场所。于是,她来到了京城中最负盛名的济世堂医馆求职。
济世堂的大堂宽敞明亮,药香弥漫,古朴的药柜上摆满了各种药材,每一味都散发着淡淡的香气。苏瑶走进大堂,向一位正在整理药材的伙计表明了自已的来意:“这位大哥,我是来求职的,希望能在这里当一名医士。”伙计上下打量了她一番,眼中带着一丝怀疑:“你一个姑娘家,能懂什么医术?”苏瑶不卑不亢地说道:“我自幼跟随祖父学医,对各类病症都有一定的了解,还望能让我见一见堂主。”伙计犹豫了一下,转身去通报了。
片刻后,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在伙计的陪同下走了出来,他便是济世堂的堂主陈鹤年。陈鹤年身材清瘦,面容和蔼,但眼神中透着一股威严。他看着苏瑶,神色冷淡:“小姑娘,你可知这济世堂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。想要在这里当医士,必须要有真本事。”苏瑶微微欠身,语气坚定而诚恳:“堂主,民女虽为女子,但对医术的热爱丝毫不输男子。还望堂主能给民女一个机会。”
陈鹤年哼了一声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:“既然如此,我就考考你。若是你能治好我这医馆里一位久治不愈的病人,我便答应你留下。”苏瑶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:“好,我愿意接受挑战。”
陈鹤年带着苏瑶来到一间病房,病床上躺着一位面色蜡黄、咳嗽不止的中年男子。他的眼神中透着疲惫和无奈,显然已经被病痛折磨了许久。陈鹤年说道:“这位病人已经在我这里治疗了数月,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。你且看看,这是什么病症,该如何治疗?”苏瑶走到病床前,仔细地为病人把脉,又查看了他的舌苔和面色,然后陷入了沉思。
片刻后,苏瑶抬起头,目光坚定:“这位病人乃是肺痨之症,且体内还有瘀血阻滞。之前的治疗方法虽有一定效果,但未能对症下药。我建议用滋阴润肺、活血化瘀之法,再配合一些食疗,相信不出半月,病情定会有所好转。”陈鹤年听了,心中暗自惊讶,没想到这个小姑娘年纪轻轻,医术竟如此高明。但他表面上却不动声色:“既然你这么有信心,那就按照你的方法试试吧。若是治不好,你可别怪我不留情面。”苏瑶点了点头:“民女自当尽力。”
陈鹤年转身离开,苏瑶开始为病人准备药方。她从药柜中取出几味药材,仔细地称量,然后亲自煎药。她一边忙碌,一边轻声安慰病人:“大哥,您别担心,我会尽力让您恢复健康的。”病人看着苏瑶,眼中闪过一丝希望:“姑娘,你真的能治好我的病吗?”苏瑶微微一笑:“我会尽力的,您要对自已有信心。”
几天后,病人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。他的咳嗽减轻了许多,面色也逐渐红润起来。陈鹤年亲自来查看病情,看到病人的变化,心中不禁对苏瑶刮目相看。他走到苏瑶身边,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:“小姑娘,你果然有些本事。从今天起,你就是济世堂的医士了。”苏瑶微微一笑:“多谢堂主赏识,我定会尽心尽力。”
从此,苏瑶正式成为了济世堂的医士。她每天都在医馆里忙碌,为病人诊治、配药,她的医术和善良赢得了众人的认可。而她心中,也有了一个新的目标:在济世堂的平台上,帮助更多的人,让自已的医术造福更多的百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