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决了与江湖郎中的比试以及身份之事后,苏瑶、萧逸尘和江湖郎中三人并未停下脚步,而是继续在小镇上开展义诊活动。萧逸尘虽不通医术,但他一直默默支持着苏瑶的善举,此次也全程参与,帮忙维持秩序、协调各项事务。
清晨,阳光洒在小镇的街道上,给这个宁静的地方增添了几分温暖。济世堂的大夫们早早地来到了临时搭建的义诊场地,摆放好桌椅、药箱和各种医疗器械。苏瑶身穿朴素的医者服饰,神情专注而温和,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工作。萧逸尘站在一旁,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,确保义诊活动能够顺利进行。江湖郎中则在苏瑶的指导下,帮忙整理药材,眼神中透着兴奋与期待,急于在实践中检验自已新学的知识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小镇上的百姓们纷纷闻讯赶来。他们有的拄着拐杖,有的抱着孩子,脸上带着对健康的渴望。苏瑶和大夫们立刻投入到忙碌的诊治工作中。苏瑶坐在诊桌前,耐心地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症状,仔细地为他们诊脉、查看舌苔。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,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她的眼睛。
“大娘,您这是脾胃虚弱,平时要注意饮食,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。我给您开个药方,按时服用,过些日子就会好起来的。”苏瑶微笑着对一位面色苍白的大娘说道。
大娘感激地接过药方,说道:“多谢苏医正,您真是菩萨心肠,救了我们这些穷苦百姓。”
苏瑶微微摇头,说道:“大娘,这是我们医者的职责。您回去好好调养,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。”
在苏瑶诊治患者的同时,萧逸尘也没闲着。他看到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在人群中艰难地挪动着脚步,立刻上前搀扶,将老人带到苏瑶的诊桌前。“苏瑶,这位老人家行动不便,你先给他看看。”萧逸尘轻声说道。
苏瑶点点头,温柔地对老人说道:“老人家,您哪里不舒服,慢慢说。”
老人感激地看了看萧逸尘和苏瑶,开始讲述自已的病情。萧逸尘则在一旁静静地守护着,直到老人诊治完毕,又亲自将老人送回了家。
江湖郎中也在努力地学习和实践。他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夫身边,认真地观察着诊断和治疗的过程。当遇到一些简单的病症时,他也会在大夫的指导下,尝试为患者诊治。虽然有些紧张,但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认真和专注。
“师傅,您看我这样诊断对吗?”江湖郎中小心翼翼地问道。
苏瑶走过来,仔细地看了看他的诊断结果,微笑着说道:“不错,思路很清晰,不过在用药的剂量上还需要再斟酌一下。”
江湖郎中连忙点头,认真地记录下苏瑶的建议。在苏瑶和其他大夫的指导下,他的医术逐渐得到了提升,也赢得了患者们的信任和好评。
在义诊过程中,苏瑶和大夫们还发现了一些当地独特的草药资源。这些草药生长在小镇周围的山林中,有着特殊的气味和形态。苏瑶对这些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她和几位大夫一起,深入山林,采集了一些草药样本,准备带回济世堂进行研究。
“萧逸尘,你看这些草药,说不定对某些病症有着独特的疗效。我们带回去仔细研究一下,也许能发现新的治疗方法。”苏瑶兴奋地对萧逸尘说道。
萧逸尘看着苏瑶眼中闪烁的光芒,笑着说道:“好,我相信你一定能有所发现。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,尽管说。”
苏瑶点点头,心中充满了对医学探索的期待。她知道,这些独特的草药资源,可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,只要加以合理利用,就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义诊活动接近了尾声。在这几天的时间里,苏瑶和大夫们为小镇上的许多百姓诊治了疾病,传授了健康知识,受到了百姓们的衷心爱戴。百姓们纷纷送来自已家里的土特产,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。
“苏医正,萧公子,谢谢你们,要不是你们,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”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,眼中含着泪水说道。
苏瑶微笑着抚摸着孩子的头,说道:“不用客气,这是我们应该做的。你们的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。”
萧逸尘也说道:“以后有什么困难,尽管来找我们。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们。”
看着百姓们感激的目光,苏瑶、萧逸尘和江湖郎中都感到无比的欣慰。他们知道,这次义诊活动不仅为百姓们带来了健康,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医者的责任和使命。
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镇上时,苏瑶、萧逸尘和江湖郎中带着满满的收获,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