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大娘还要开口劝,薛彤抢先一步,“我爹曾经去外地经商时,就亲眼见过那里的人吃这个,我也吃过,真的没毒,待会儿我做好先尝尝,如果我没死,就送给大娘尝尝鲜”。
这样说着,身影走出一丈远。
刘大娘半信半疑,可她都劝过了,别人不听,她也实在没法子。
至于薛彤说的给她尝尝鲜的话,刘大娘只当她随口一说。
就算是真的给她尝鲜,她也未必敢尝。
山脚下就可以看到赵家那间青砖大瓦房,赵家湾独一份的存在。
只是今日大门前好像有些不寻常,平日敞开的院门今日紧闭,门前也不知道堆放了什么东西。
薛彤的脚程极快,还没等她想清楚,人就到了近前。
四零八落的衣裳看起来十分眼熟。
“卧槽!这是谁干的?”
其实她心里明镜似的,除了赵婆子还能有谁。
院内静悄悄,明显是不会有人出来与她说话。
薛彤上前推门,里面上了门栓。
“笑话,你以为这样就困住我了吗?”
话音刚落,薛彤脚尖用力,人已经到了墙头。
刚要下去给自已开门,却又改变想法。
这里站得高望得远。
不远处跑过来一群七八岁的孩子,手里的木棍还拴着一条红布条。
看样子是在玩带兵打仗的游戏。
打头的那个孩子薛彤认得,是隔壁家的赵铁蛋。
“铁蛋儿你过来”。
赵铁蛋儿挥舞着布条,带着他的将士们跑过来。
仰着小脑袋看向薛彤,有鼻涕流下来时还不忘用袖子擦一把。
“倒贴货你叫我?”
他娘和邻居大婶聊天时,他偷听到的,这个女人厚脸皮,拿着娘家的银子倒贴给别人家,想要做正头娘子,没想到如意算盘落空。
孩子不懂什么叫倒贴,只知道这个女人是倒贴货。
薛彤噎住,这帮熊孩子真是欠收拾。
她原本娇嫩可爱的小脸做出一副很凶的样子,想要吓唬吓唬熊孩子们。
“你们叫我什么?”
“倒贴货啊”,说得清晰又自然。
得,又听了一次,薛彤无语凝噎。
薛彤在墙头上站起来,身影更加高大。
孩子们的头望到天上,羡慕极了。
“哇,倒贴货你好高啊”。
此刻她多希望赵铁蛋是个哑巴。
“谁叫我姐姐,我就给谁吃肉”,薛彤指地上的竹筐。
几个孩子顺着手指看过去,吓得连连后退,“这个有毒,难怪我娘说你不是好人,你竟然想要毒死我们,我们不和你玩了”。
孩子们说着就要跑。
眼下没有能哄住孩子的吃食,薛彤想起怀里仅剩下的三文钱。
“这些钱够买糖吃吗?”
几个孩子转头,舔舔嘴唇又咽了咽口水,“够买好多好多糖”。
一文钱三个小糖球,三文钱可以买多少他们算不清,只知道是好多。
“姐姐,姐姐,姐姐…”
有钱能使鬼推磨,三文钱改口钱值了。
她看到赵婆子的衣角在门缝里露出了,便提高嗓音说道:
“姐姐家里进贼了,衣裳也被偷了,还丢了五两银子,你们去县衙帮我报案,等银子追回来我就请你们吃肉”。
薛彤站在墙上撒钱,“这三文给你们路上买糖吃,去吧”。
几个孩子忙着捡钱,就听院内赵婆子的破锣嗓响起:“天杀的,我什么时候拿你五两银子了?我刚刚都翻过了,你穷的只剩下这些个破烂衣裳”。
“未经允许动了别人的私人物品,构成对他人财产权的侵犯,根据治安处罚法第二十六条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役,情节较重的,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役,可以并处一千文以下罚款”,薛彤将前世的法规背给赵婆子听。
薛彤识文断字儿,且还是在城里长大,家庭富足,了解法律也不是不可能。
赵婆子信以为真,她连忙打开大门,将薛彤的衣裳搬回去,并整整齐齐的摆放进衣柜。
几个孩子傻了眼,那他们的糖是不是不能买了呀。
“去买糖吧”,那点小心思,早就被薛彤识破,谁没八岁过。
几个孩子欢呼着跑走了。
薛彤把蘑菇和死蛇放进灶房,抱着臂膀冷冷看着赵婆子,“欠债还钱天经地义,你儿昨天亲口答应还钱,今日他却说话不算话,与林小姐偷偷跑掉了,没办法,谁叫你们是一家人呢,还钱吧!”
赵家树走了?他答应今日给家里送银子,没声没息的就走了?
赵婆子心里也不高兴,儿子长大了,翅膀也硬了,都不把她这个娘当回事。
再看看薛彤,她这点小心思都是被她年轻时候玩剩下的,谁没十六岁过。
明知道他们没银子,以此来威胁他们,既可以名正言顺的留下来,又可以不用做活。
赵婆子看穿一切的表情,“银子我是没有,想不干活是不可能的,之前发生的那些个事儿,我就当你中邪了不与你计较,从现在起,你还和从前一样就行了”。
赵婆子大方的揭过此事。
薛彤嗤笑,“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?”
任打任骂,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,还不要工钱,这样的劳动力有多少她想要多少。
这时,赵翠花端着胳膊走过来,一脸委屈横肉不断的抽动。
“薛氏,你快去给我请郎中,我的胳膊断了,日后还怎么嫁人”。
想到自已要嫁不出去,赵翠花眼泪哗哗流下来。
薛彤见她哭得凄惨,抓着她的手臂用力将她抡了一圈。
赵翠花被抡起,“啊!薛氏,你要干什么?”。
粗壮的小腿还在地上转动,只听“嘎巴”一声,刚刚疼痛难忍的胳膊奇迹般的不疼了。
“不疼了,娘,不疼了”。
“你们赶紧想办法还钱吧”,催账成了薛彤心中的执念。
早一日拿到欠款,她就能早一日离开赵家。
赵婆子拉着赵翠花就回了屋。
她最不想听到的就是这句还钱。
都是一家人,整日用钱来吓唬她,就算是有钱也不能给她,她走了赵家的活谁来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