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77章 制定版权法,保护知识产权

执掌风 守望海豚 3714 字 2025-06-23

第77章:制定版权法,保护知识产权

周良和苏锦回到书局后,没有再轻举妄动。盗版团伙的势力远比他们预想的庞大,甚至己经渗透到朝廷之外的多个环节。更令人忧虑的是,书局内部可能有人泄露书籍内容,这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整个管理体系。

“不能再靠民间手段了。”苏锦在书房中低声说道,“若不从根源上遏制盗版,我们的努力终将付诸东流。”

周良点头,目光沉静如水:“是时候推动版权法了。”

他连夜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奏章,阐述当前盗版问题对文化发展与社会秩序的危害,并提出建立一套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。这份奏章不仅引用了大量实例说明盗版对作者和出版者的打击,还列举了国外历史上类似的法律制度,以增强说服力。

翌日清晨,周良便带着奏章前往礼部,请求面圣。

礼部尚书李文渊看完奏章后,眉头紧锁:“你这是要让天下书坊都受制于律法?”

“非也。”周良拱手道,“我只是希望创作者能有尊严地活着,也希望读者能读到真正的好书。如今盗版横行,劣币驱逐良币,长此以往,必将影响大周的文化根基。”

李文渊沉吟片刻,最终答应将奏章呈递御前。

数日后,宫中传来消息——皇帝召见。

皇宫内殿,气氛肃穆。皇帝端坐龙椅之上,两侧大臣分列而立。周良上前跪拜,随后起身陈述自己的建议。

“陛下,”他语气坚定,“书籍乃文明之根,知识之源。然今有奸人借印书之名,行剽窃之实,使真正著书者寒心,使百姓误读谬误。臣请陛下颁布《版权法》,明令禁止未经许可擅自刊印他人著作,以正视听。”

一位老臣站出,皱眉道:“此举虽好,但若限制过严,是否会阻碍书籍流传,反倒不利教化?”

周良早有准备,答道:“陛下可设官办书局,专司收录、刊印经审定之书籍,供民间抄录学习。如此既可保障正版流通,亦不失文化传播之意。”

另一位官员又问:“若有不法之徒伪造印章,冒充官方授权,该如何应对?”

周良微笑道:“可在每本书籍中嵌入特制防伪标识,并设立专门机构核查真伪。同时,鼓励民众举报盗版行为,给予奖励,形成全民监督之势。”

皇帝听得频频点头,最终拍案而起:“善!此策可行。”

数日后,朝廷正式颁布《版权法》,明确规定:凡未得作者或书局授权,私自印刷、贩卖书籍者,皆属违法,轻则杖责,重则流放。此外,设立“典籍司”,专门负责审核、登记各类书籍,并颁发“版权凭证”。

诏书一出,京城震动。

各大书坊纷纷前来良锦书局面谈,寻求合作之道。许多原本依赖盗版生存的小作坊主,也开始转向合法经营,申请版权凭证,加入正规出版体系。

然而,也有一些人不甘失败。

就在《版权法》颁布后的第三天,良锦书局收到一封匿名信,信中只有一句话:“纸张虽新,墨迹未干,何以为证?”

苏锦看完后,脸色微变:“这是挑衅。”

周良却笑了:“他们开始慌了。”

果然,几日后,京城出现一批“伪正版”书籍,封面、印章、装帧几乎与良锦书局出品无异,甚至连防伪丝线都模仿得惟妙惟肖。若非内行人细看,极难分辨真假。

“他们找到了我们的漏洞。”苏锦皱眉,“必须尽快升级防伪技术。”

周良点头,随即召集匠人们研究对策。他们在原有基础上,增加了“活字编码”与“墨水反应”两种新技术——每本书籍的扉页上,都会隐藏一组由特定活字排列而成的数字代码;而在特定光线下,某些文字会显现出荧光反应,唯有使用特制药水才能显现。

与此同时,周良向典籍司提交了关于加强市场监管的建议,要求各地设立“书籍巡检司”,定期抽查市面上的书籍,确保其来源合法。

这一系列措施很快见效。短短一个月内,市面上的盗版书籍锐减七成,而良锦书局的声誉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然而,就在众人以为局势己稳之时,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平静。

“江南有座新建的造纸坊,正在秘密收购竹纸原料。”一名探子低声禀报,“据说是为制作假冒正版书籍所用。”

苏锦神色凝重:“看来,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。”

周良望向窗外,阳光洒落在书局门前的青石板上,映出一片金黄。他缓缓开口:“既然他们不愿退出舞台,那就让他们看看,真正的规则是如何运作的。”

他转身走向书房,取出一份早己拟定好的计划书,递给苏锦。

“我们要做的,不只是阻止他们。”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,“而是彻底改变这个行业。”

苏锦接过文书,轻轻翻开,只见第一页赫然写着:“关于成立‘全国书业联盟’的构想。”

她抬眼看向周良,眼中闪过一丝明悟。

“你是想……联合所有正规书坊,共同对抗盗版?”

“没错。”周良嘴角微扬,“版权法只是起点,真正的变革,才刚刚开始。”

门外,阳光正好,春风拂面。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