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71章 出版《红楼梦》修订版,再掀热潮

执掌风 守望海豚 4528 字 2025-06-22

第71章:出版《红楼梦》修订版,再掀热潮

周良站在书局的雕花窗前,手中握着一封刚送来的信。江南分社虽然己经恢复了运营,但那场突如其来的打砸事件仍让他心头沉重。他没有忘记那些被焚毁的书籍,更不会轻视背后主使者的能量。

“大人。”门外传来苏锦的声音,她手里抱着一摞厚厚的稿纸,“《红楼梦》修订版己经整理完毕,校勘组的人说可以开始排版印刷了。”

周良接过稿纸,翻开第一页,目光落在那行熟悉的题字上:**“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。都云作者痴,谁解其中味?”**

他轻轻一笑:“这一版,比之前更贴近大周的文化土壤了。”

“读者们一定会喜欢。”苏锦点头,“我己经安排人手去通知各地分社,准备同步发售。”

周良将稿纸放在案桌上,目光沉静:“这次我们不能再让对手有可乘之机。印刷速度要快,铺货也要快,不能给他们散布谣言的机会。”

“明白。”苏锦转身离去,脚步坚定。

接下来的日子里,整个良锦书局进入高速运转状态。活字印刷工人们日夜轮班,墨香弥漫在整个作坊中。新版本的《红楼梦》封面采用深蓝底金线纹饰,内页则用上了最新改良的纸张,质地细腻、不易泛黄。

第一批发售的书籍很快就被抢购一空,甚至有不少外地商人亲自派人前来求购。街头巷尾,茶馆酒楼,到处都能看到有人捧着这本书细细品读。

“这书写得太好了!”一位老者在茶楼里拍案叫绝,“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,简首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!”

“可不是嘛!”旁边一个年轻人兴奋地说,“我还听说周先生在书中加入了不少大周本地的风俗描写,让人更有代入感。”

随着口碑传播,原本对修订版持怀疑态度的读者也纷纷改口。有人甚至主动写信给书局,表达对新版的喜爱之情。
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对此感到高兴。

某日清晨,周良正在书房批阅账目,一名小厮匆匆跑来禀报:“大人,外面来了几位自称是‘文坛同仁’的人,说想见您一面。”

周良眉头微皱:“让他们进来吧。”

不一会儿,几名身穿儒衫的男子走进书房,为首之人年约西十,神色倨傲。

“周大人。”那人拱手道,“听闻你擅自修改经典,将一部千古奇书改得面目全非,不知此举意欲何为?”

周良放下笔,淡淡一笑:“阁下说的是《红楼梦》?”

“正是。”那人冷哼一声,“此书自问世以来,便以其原貌流传于世,如今你却妄加删改,岂不是对原著的亵渎?”

周良站起身,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修订版递给对方:“你先看看再说话。”

那人迟疑片刻,接过去翻了几页,脸色逐渐缓和。其他几人也凑上去浏览,渐渐露出惊讶之色。

“这些改动……”那人低声说道,“倒是比原版更贴合我朝风土人情。”

“所以,我不是在破坏,而是在传承。”周良语气平和,“文化本就应当与时俱进,而非拘泥于旧制。”

几人面面相觑,最终那位领头之人收起书,拱手道:“是我等见识浅薄,冒昧打扰,告辞。”

待他们离开后,苏锦从屏风后走出:“看来你的策略奏效了。”

“他们只是第一批。”周良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,“真正的大戏,才刚刚开始。”

与此同时,各地传来的消息也不断涌向总堂——

“河北分社开业当天便卖出三百册!”

“山东学子自发组织读书会,讨论《红楼梦》人物性格!”

“南唐使者再次来访,请求引进修订版并翻译成本国文字!”

周良看着手中的报告,嘴角微微扬起。他知道,这场由一本书掀起的文化风暴,正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大周王朝。

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,他下令各分社增加库存储备,并派遣专人前往各地巡视,确保书籍流通顺畅。同时,他还启动了一个全新的计划——设立“红楼梦讲坛”,邀请知名文人学者,在各大城市轮流开讲,进一步推动这部作品的影响力。

某个午后,他在书局后院的小亭中与几位文人探讨书中细节,忽然听到外头一阵喧哗。

“怎么回事?”他问身旁的小厮。

“回大人,是陆明。”小厮答道,“他说有事要见您。”

周良抬眼望去,只见那个少年站在石阶前,神情平静,却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。

“进来吧。”周良示意。

陆明走入亭中,躬身施礼:“大人,我想请教一个问题。”

“说吧。”

“您为何如此执着于推广这本书?”

周良沉默片刻,缓缓道:“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,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,是一种思想的传递。我要做的,不只是卖书,而是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。”

陆明低头思索,随后点头:“明白了。”

周良注视着他,眼神中闪过一抹探究之意。

夜幕降临,灯火初上。良锦书局门前依旧人流如织,许多百姓提着灯笼前来排队,只为第一时间买到新到的书籍。

而在远处的一座府邸中,几个身影围坐在烛光下,低声交谈。

“不能再等了。”一人咬牙道,“若再放任他们扩张,我们这些老书坊迟早会被彻底吞并。”

“可现在贸然动手,只会引起朝廷注意。”另一人皱眉,“必须另想办法。”

“那就从这本书下手。”第三人冷笑,“既然他们靠《红楼梦》出名,我们就让它成为他们的软肋。”

话音落下,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。

与此同时,周良在书房中执笔写下一封信:

“法兰克王国学者团敬启者:

承蒙贵方厚爱,愿与我共推文化传播。现有一件大事可议——《红楼梦》修订版己正式发行,反响空前热烈。若贵方有意合作翻译此书,请速派使者前来详谈。”

他将信封好,交给侍从:“送去驿站。”

窗外,月色如水,映照着案头那本崭新的《红楼梦》。扉页上的烫金字体在月光下熠熠生辉,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。

书局门口,最后一队顾客带着满足的笑容离去。灯笼摇曳,照亮了夜色中的街道,也照亮了周良心中那条通往文化帝国的道路。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