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47章 开设分店,拓展市场

执掌风 守望海豚 4724 字 2025-06-21

第47章:开设分店,拓展市场

火灭后的清晨,书屋门前的街道还未完全苏醒,只有几个早起的摊贩在收拾铺面。周良站在后院那片焦黑的土地前,手中捏着一块尚未完全烧毁的纸样。他的眼神沉静如水,仿佛那场大火不过是风中的一粒尘。

“我们不能停。”他低声说,“如果他们以为这点火就能把我们吓退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”

苏锦站在他身旁,轻轻点头:“是时候了。”

她知道周良说的是什么——良锦书屋己经走到了一个必须扩张的节点。造纸坊虽遭破坏,但他们己掌握核心技术,且市场对新纸张的需求日益增长。继续守着这一隅之地,只会被赵家这样的老势力步步蚕食。

“我们要开分店。”周良转身,目光坚定,“不止一家,而是几家。要让‘良记纸’和‘良锦书屋’的名字,传遍整个大周。”

苏锦深吸一口气,点了点头。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:更大的投入、更复杂的管理、更多的风险。但同时,也意味着更大的机会。

他们开始着手筹备。

首先便是人选。学徒们经过数月培训,己有不少人能独当一面。可要选出一位能独立负责分店的人选,并非易事。

“我推荐陈墨。”苏锦道,“他做事细致,又懂账目,最重要的是,他对书屋有归属感。”

周良沉思片刻,缓缓点头:“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。不过……只靠他是不够的。我们得再选两个可靠的人,一个管印刷,一个管销售。”

他们在学徒中展开了一场内部考核,从技艺、品行到应变能力都设定了详细标准。最终,除了陈墨外,还选出了擅长印刷的林子昂与善于交际的李婉儿。

“你们愿意去外地吗?”周良问他们。

三人互相对视,眼中既有激动,也有不安。

“先生若信得过,我愿去。”林子昂率先开口。

“我也愿意。”李婉儿微笑,“外面的世界,总比待在这小城里有意思。”

陈墨则郑重地抱拳:“请先生放心,若有差遣,定不负所托。”

周良看着他们,心中一阵欣慰。这些年轻人,如今己不再是当初懵懂无知的学徒,而是一支可以信赖的力量。

接下来便是选址。他们将目标锁定在邻近的三座城镇:临江镇、云阳城与南陵县。这三个地方一来交通便利,二来文人聚集,适合推广书籍与纸张。

然而资金问题再次浮出水面。虽然书屋现在盈利可观,但要在三个地方同时开设分店,仍显吃力。

“我们可以向钱庄借贷。”苏锦提出建议,“我们己有良好信誉,加上《石头记》和‘良记纸’的名声,应当不难。”

周良思索片刻,点头同意。果然,凭借过往的合作记录和良好的口碑,他们顺利从两家钱庄贷得银两,解决了燃眉之急。

采购方面也并非一帆风顺。一些原本合作的老供应商听说他们要开分店,趁机抬高价格。周良亲自拜访了几位老友,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终于稳住了部分供货渠道。

“做生意,不光靠产品,更要靠人脉。”他在一次会议上对学徒们说道,“你们将来若想独当一面,也要学会这一点。”

分店的装修与布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。每个分店都保留了主店的设计风格,门头挂着统一的匾额,柜台后方陈列着最新款的“良记纸”,墙上贴着由周良亲自题写的诗词与宣传语。

开业那天,三处分店同时张灯结彩,鞭炮齐鸣。

临江镇的分店门口挤满了围观人群,有人拿着刚买的纸张当场试写,连连称赞;云阳城的书院代表亲自到场,当场签下百张订单;南陵县的文人更是争相前来,只为一睹传闻中的“良记纸”。

“这纸,果然名不虚传!”一位年长儒生写下几笔后,满意地点点头,“比我家中收藏的官纸还要细腻。”

“不仅便宜,而且耐用。”另一位年轻学子兴奋地说,“以后誊抄功课再也不怕洇墨了。”

分店的生意迅速火爆起来。短短半月内,每处的日营业额都超过了预期。

然而,随着规模扩大,管理上的问题也开始浮现。

首先是人员调配混乱。三家分店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,导致库存积压与缺货并存。其次,部分员工执行力不足,服务态度参差不齐,甚至出现了顾客投诉的情况。

“看来,光有热情还不够。”苏锦翻阅着各处分店的汇报,眉头微蹙,“我们需要一套更完善的管理体系。”

周良点头:“是该制定一套制度,明确职责分工,建立奖惩机制。”

他们召集所有负责人开会,重新梳理流程,细化岗位职责,并设立每日晨会制度,确保上下信息畅通。同时,他们开始推行“星级评定”制度,每月评选优秀员工,给予奖励。

“这不是为了惩罚谁。”周良在会上说道,“而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清楚自己的位置,知道自己该做什么,怎么做。”

制度推行初期,有人不服气,觉得太严苛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效率明显提升,服务质量也有了保障。

可就在一切步入正轨之时,一封来自南陵县的信件悄然送至主店。

“先生,南陵分店那边出了点事。”陈墨神色凝重地递上信件,“说是有个客人买了纸,回去后发现颜色发黄,怀疑是假货。”

周良接过信,打开一看,脸色渐渐阴沉下来。

“不是假货的问题。”他低声道,“是我们的品控环节出了漏洞。”

他立刻下令召回南陵分店当天所有批次的纸张,安排专人检测。结果不出所料,这批纸张因干燥时间不足,导致色泽不稳定,部分出现轻微泛黄。

“这是个警示。”苏锦叹道,“如果我们不及时发现问题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
周良沉默许久,缓缓道:“我们不能再只是埋头做纸了。品牌一旦受损,恢复起来远比建立困难得多。”

他决定亲自前往南陵县一趟,实地查看情况。

临行前夜,苏锦为他整理行李时轻声问道:“你打算怎么处理?”

“先道歉,再赔偿。”周良语气平静,“然后,我要把品控流程彻底重做一遍。”

他抬头看向窗外,月色清冷,风吹动屋檐下的纸灯笼,光影摇曳。

“我们走得越远,越要记得最初的信念。”

话音未落,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

“先生!”一名学徒匆匆跑进院子,“南陵那边刚刚传来消息,说有位买家在店里闹事,情绪激动,似乎不愿接受解释。”

周良眼神一凛,随即抓起斗篷便往外走。

“走,立刻出发。”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