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41章 红楼风行引觊觎,权贵欲购版权忙

执掌风 守望海豚 3772 字 2025-06-21

第41章:红楼风行引觊觎,权贵欲购版权忙

门外那年轻人的语气急促,眼神中透着几分狂热。他将手中的纸条递到周良面前,指尖微微颤抖。

“这组数字出现在第七十八回贾宝玉祭奠晴雯的那一段里。”他说,“我反复对照了三次,它们与大周永昌十二年的北疆战事时间完全一致。”

屋内一片寂静。

苏锦轻轻吸了口气,目光在纸条和周良之间游移。她知道这不是巧合,而是一种隐藏的深意,也许是周良有意为之,也许只是潜意识的投射。

周良低头看着那些数字,眉头越皱越紧。他的手指缓缓过纸张边缘,仿佛在确认什么。
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他终于开口,声音低沉。

“李怀远,国子监的学生。”年轻人答道,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,“我一首觉得这本书不简单,它像是藏着某种密码……”

话音未落,王三忽然从门口探进头来:“公子,外面来了几个人,说是朝廷的人,要见您。”

周良与苏锦对视一眼,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。

“让他们进来吧。”周良平静地说。

片刻后,几名身着青袍、举止有度的男子走进书屋。为首之人三十出头,眉宇间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从容。

“周先生。”那人拱手行礼,“下官是礼部典籍司的副主事,姓陆名承安。奉上命,前来了解《石头记》一书的相关情况。”

周良微微一笑:“陆大人辛苦了。不知今日来访,所为何事?”

陆承安神色不变,却目光微敛:“此书近日风靡京城,连贵胄之家亦争相购阅。陛下听闻此事,颇为感兴趣,欲得全本以览。故命下官前来,询问版权归属,并愿以重金购之。”

此言一出,屋内众人皆是一震。

李怀远下意识退后一步,眼神复杂地看向周良。苏锦则轻轻拉住袖口,低声提醒:“不可轻许。”

周良神色不变,依旧淡然微笑:“陆大人抬爱了。《石头记》虽是我修订之作,但其根源仍在前人笔下。若说版权归属,恐怕难以独占。”

陆承安微微一笑:“周先生不必自谦。此书经您之手,己成大周文化新象,陛下对此极为重视。若您愿意献书,不仅可得封赏,还可入翰林院任职,为国修史撰文。”

这一番话说得极有分寸,看似礼遇,实则隐隐带有压力。

周良心中一凛。他当然明白,一旦接受这份“恩赐”,自己便再也无法自由创作,甚至可能成为政治博弈中的棋子。

“陆大人厚爱,晚生感激不尽。”他缓缓说道,“但此书尚在修订之中,内容未定,恐难呈于圣上御览。还请容我再斟酌一二。”

陆承安的笑容略显僵硬:“周先生果真不愿考虑?”

“并非不愿,而是不敢。”周良语气温和,却坚定无比,“此书承载的是人心与世情,若受权势左右,怕失了原本的意义。”

陆承安沉默片刻,随即点头:“既然如此,下官也不强求。只是希望周先生能慎重考虑,毕竟陛下之意,不容轻慢。”

说罢,他转身离去,身后几人也依次离开。

门关上的那一刻,屋内空气仿佛凝滞。

“他们不会就此作罢。”苏锦低声说。

周良点点头,目光落在那张纸条上。李怀远仍站在原地,显然也被刚才那一幕震慑住了。

“李先生,”周良抬头看他,“你刚才说的数字线索,是否还有其他发现?”

李怀远迟疑了一下,最终还是点头:“我还发现了一些符号,似乎与书中某些人物的命运有关联……比如黛玉的葬花词中,有一句‘质本洁来还洁去’,其中的‘洁’字,在不同版本中出现了三次,位置也略有不同。”

周良眼神微动。

他当然记得这些细节。那是他在改编时特意保留并调整的部分,原本只是为了增强文本的象征意义,没想到竟被这位年轻的学子发现了端倪。

“你是个聪明人。”周良看着他,“但聪明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。”

李怀远怔了怔,随即苦笑:“我知道。但我更想知道,这本书,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?”

周良没有立刻回答。他望向窗外,街道上人流如织,许多人都抱着一本《石头记》,或低声讨论,或独自翻阅。

这本书己经不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,它开始影响人们的思想,甚至引发了更深层的思考。

“它告诉我们,真实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。”周良缓缓道,“而我们每个人,都是那个寻找真相的人。”

李怀远深深看了他一眼,郑重地收起纸条,转身离去。

夜色渐浓,书屋内的灯火映照着一张张脸庞。苏锦走到周良身边,轻声道:“接下来怎么办?”

周良望着门外,语气坚定:“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。我们要让这本书真正属于这个时代,而不是某个权力者的玩物。”

苏锦点头:“那你打算怎么做?”

周良嘴角微扬:“让他们以为我们妥协,然后……做我们自己的事。”

月光洒落在门前的石阶上,映出一道长长的影子。

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,打破了夜的宁静。

周良与苏锦同时转头望去。

一匹快马正疾驰而来,骑者身披黑衣,身影模糊不清。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