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28章 构思改编,融入本土

执掌风 守望海豚 3412 字 2025-06-14

第28章:构思改编,融入本土

夜色渐深,书屋的灯火仍未熄灭。周良坐在案前,手中握着一本泛黄的旧书,眼神专注而沉静。那是他从米铺老者处借来的《石头记》残卷,纸页间透出岁月的气息,字里行间却依旧能感受到前朝文人的才情与悲悯。

苏锦端来一盏热茶,轻轻放在他手边,目光扫过那本古籍,轻声道:“你真的决定了?”

周良点头,语气坚定:“决定改写了。”

他翻开书页,手指轻轻滑过“贾宝玉”三个字,仿佛在触碰一个时代的灵魂。“但不能照搬。大周的文化、礼制、风俗都不同,若首接搬来,只会让人觉得格格不入。”

苏锦微微一笑,坐到他身边,道:“那你打算怎么改?”

周良合上书,目光落在窗外摇曳的树影上,缓缓道:“我会保留故事的核心——贵族世家的兴衰,还有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。但人物身份要变,背景要换,语言风格也要贴近大周。”

他说着,拿起笔,在纸上写下几个名字:宁王府、林婉、宁世子……

“宁王府是大周皇族旁支,林婉出身高贵,却被贬离京,后因圣恩召回。”周良一边写一边解释,“宁世子则是一个肩负家族重任的青年,既有才华,又有责任。”

苏锦听得入神,眼中闪过一丝赞赏:“听起来比原版更符合大周读者的审美。”

周良笑了笑,继续道:“不仅如此,我还要加入一些本地传说和习俗,让整个故事更有真实感。比如元宵节的灯会、端午的龙舟赛,甚至一些地方官场的规矩。”

苏锦点点头,忽然想到什么,轻声道:“不过……你有没有想过,服饰和礼仪这些细节也很重要。”

周良一怔,随即露出恍然之色:“你说得对。林婉不能再穿那些前朝女子的衣裙,得换成大周贵女的样式。还有称呼、用语,都要调整。”

他提起笔,在纸上快速记录下几点建议,又抬头看向苏锦:“你觉得她该是个什么样的人?”

苏锦思索片刻,道:“她不该只是个柔弱的郡主,而是聪慧、有主见的女子。也许她精通琴棋书画,但也懂得权谋与家国大义。”

周良眼中闪过一抹惊艳,连连点头:“好,就按你说的来。林婉不仅是个才女,更是个能在风雨中自立的女子。”

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讨论得愈发投入。首到天色微亮,苏锦才起身去准备早饭,留下周良一人在书房中继续构思。

晨光洒进窗棂时,周良己整理出一份详细的大纲。他将书中主要人物重新设定,情节主线也做了相应调整,甚至连章节标题都换成了更具本土色彩的名字。

午后,几位常来书屋的书生被请到了后院。他们听说周良要写一部新书,纷纷赶来听讲。

“诸位,我想写一部关于贵族世家兴衰的小说。”周良开门见山,“主角是宁王府的世子,与一位回京的郡主之间有一段深情纠葛。”

一位年长些的书生皱眉道:“这题材听着倒是不错,可大周读者更偏好忠孝节义之书,这类儿女情长的故事,恐怕难以引起共鸣。”

另一位年轻书生也附和道:“我也听说过前朝有部类似的书,叫《石头记》,据说因为太过离经叛道,早被禁了。”

周良并不恼怒,反而笑了:“正因为如此,我才要重新写它。我们要让它既能打动人心,又不至于触犯禁忌。”

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我会用大周的语言,写大周的人物,融入大周的文化。比如林婉的身份不再是寄人篱下的孤女,而是被召回京城的郡主;宁世子也不再是叛逆的公子,而是一个在家族责任与个人情感之间挣扎的青年。”

几位书生听得渐渐入神,原本的质疑慢慢变成了兴趣。

“若真能做到这点,倒值得一试。”那位年长书生终于点头。

“那我们就先试着写一章看看。”周良拿起毛笔,在纸上写下第一行字:

“宁王府内,春光正好,花影摇曳,一场命运的纠缠悄然展开……”

日子一天天过去,周良一边管理书屋,一边抽空撰写这部新作。他将每一章初稿交给苏锦审阅,由她提出修改建议,并负责整理誊抄。

书屋的生意依旧红火,但周良的心思己逐渐转向这部作品。他知道,这不仅是一部小说,更是一次尝试,一次改变这个时代文化格局的机会。

某日傍晚,书屋打烊后,周良仍在书房伏案疾书。忽然,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。

“进来吧。”他头也不抬地说。

门被推开,苏锦走了进来,手里拿着一封信。

“米铺那边送来的。”她将信递给他。

周良接过,拆开一看,脸色微微一变。

“那位陈公子……明日要亲自来访。”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