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过了一月,江鹤安依旧没有得到沈恣的任何消息。
宫中形势也愈发严峻,老皇帝久久缠绵于病床上,太医院的御医们束手无策。
老皇帝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。
但,仍没有留下继位诏书。
禹王和瑾王也陷入胶着之中,争斗越来越激烈。
江鹤安手上的案子,和得罪的人也越来越多,他臭名昭著,成了人人都怕的催命阎罗。
他一边在大力打击瑾王的人,一边在费心血寻找沈恣。整个人消瘦得快,几乎是形消骨立。
江鹤安己经很久没有回过江府了,他几乎都宿在大理寺,府内一切事务都交由郑大娘打理。
这天,郑大娘让竹山递话来大理寺。
“公子,周姨娘请求见您。”
江鹤安闭着眼睛,靠在椅背上,桌上堆满了卷宗,还有一碗冷掉的清粥。
“她所为何事?”
竹山道:“周姨娘问您,二小姐的亲事是否有着落了?”
江鹤安睁开眼,露出满是红血丝的眸,脸上肃杀之气让室内都冷了两度。
周姨娘是个聪明人。
她虽久居冷秋苑,但却耳目也不闭塞。
哪怕是再迟钝的人,也察觉得到,如今府内气氛诡异,高氏的病又久不见好,夜里还能听到从荣栖堂传来的低低哭声。
江鹤安也终日不见人影。
府内这么乱,但冷秋苑还是如一潭死水,没有人来过问一句。
周姨娘怎么能不惶恐?
她借由询问江念念的事,来试探江鹤安对她们母女的态度。
江鹤安指节在桌上一下下地敲着, 心中有了计较,“你回去跟周姨娘知会一声,今夜我回去详谈此事。”
他怎么把周姨娘忘了。
戌时,江鹤安抽了个空回了江府,叫人整治了一桌酒席,请了周姨娘来用晚饭。
周姨娘诚惶诚恐,心里又带着小心思来了。
“大公子。”
她恭敬地喊了一声。
“姨娘,不必多礼,请坐吧。”江鹤安的声音很是平静。
周姨娘应了一声,才抬头看江鹤安,待看清他面容后,心里一惊。
印象里的江鹤安是温润平和,儒雅端方的, 可现在周身却散发着阴和疏离,眸里也是如淬了冰似的,没有丝毫温度,只有令人骨髓发冷的漠然。
周姨娘心内惴惴地坐下,“多谢大公子。”
江鹤安就当没看见她的惊讶和紧张,依旧很冷淡,“姨娘下午叫人来问我,关于二妹的亲事,心中可是有满意的人家了?”
“大公子说笑了,我与念念终日都在冷秋苑内,哪里去认识合意的人。”
周姨娘苦笑,“只是,之前大公子说会为念念挑选合适的人家,这也过去快半年了,所以我在厚着脸皮来问大公子。”
“念念的亲事不着急。”江鹤安慢条斯理地吃着菜。
周姨娘听这话,立马就着急了起来,“可是,念念也要十八了,这耽搁不得了......”
“姨娘,现在朝中局势不稳,皇上不知哪天就...继位之人又悬而未决。”江鹤安抬眸看她,“两位皇子争斗不休,你确定要在此时帮二妹挑选成亲之人?”
周姨娘沉默了,是啊,两个皇子尚未决出胜负,念念不论嫁给哪个党派的人,都有可能被波及。
此事,江鹤安心中早就决定好了,那么他专门请自己过来,必定不是为了念念的亲事。
周姨娘结束脑中的一番想法,又听江鹤安出声,道:
“姨娘和二妹罚到今日也足够了,我大理寺的事忙,母亲又病重,府中无正经管事之人,不如就由姨娘帮我打理一二?”
周姨娘瞳孔张大,惊讶中又带着欣喜。
“大公子,说的可是真的?”
掌家权,这是她渴望己久的,至少她生活能得到些改善。
“当然是真的。”江鹤安望着她面上喜色,“姨娘是不是拿自己的绣品卖于外面绣坊?”
话题突然拐了个弯,周姨娘上扬的嘴角立即就僵住了,木然地点头,“是是,不过是赚些首饰钱。”
后宅女子几乎都会绣些帕子、扇面之类的,拿出去卖,这并不是稀奇的事。
“但姨娘,不仅仅是卖绣品这么简单,你还是锦绣坊的三掌柜。”
周姨娘的绣技实乃精湛,锦绣坊为了留住她,便让她做了三掌柜,每个月还给她分红。
“是,这有什么不可吗?”周姨娘不安地问道。
江鹤安竟然调查她。
“没什么不可,只是希望姨娘帮我一个忙。若是愿意的话,以后府内就由您来打理,三弟那边我也会更加关照,扶持他走上仕途。至于二妹,我为定为她挑个合心顺意的夫婿。”
江鹤安说的几个好处,都精准地踩在了周姨娘的心上。
她拒绝不了。
周姨娘道:“大公子想要我帮何忙?”
江鹤安眼底深处翻滚着压抑的暗流,“帮我找人。”
锦绣坊在京都也算是数一数二的,所出的绣品皆精美无比,吸引了许多的外地客商来进货,或拿绣品花样。
这些客商走南闯北,大康地图上几乎遍布了他们的脚印和货品,江鹤安想要这些商人帮忙在暗地里寻探沈恣。
其实,有时候商人的消息比官府的人更灵通,或许能快一步找到她。
周姨娘从西和园出来,有些恍惚。
今日这晚膳,她是一口都未吃,可心里却是欣喜和震惊交织。
喜的是,她和一双儿女的生活终于要迎来光明,震惊的是,云雀姑娘竟然跑了,而且江鹤安居然还要费心寻她回来。
大公子对云雀如此看重和上心。
周姨娘隐隐觉得,她以后也许是江府主母。
与此同时的杭州,鸭蛋腌制期满。
沈恣将腌好的鸭蛋煮好后,轻轻地敲碎蛋壳,剥去外壳与蛋白,露出那的咸蛋黄。
此时的咸蛋黄,色泽金黄,油光闪闪,轻轻一压,便能感受到其绵密醇厚的质地,咸香扑鼻而来,令人垂涎欲滴。
沈恣和茯苓对视一笑,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。
咸蛋黄成了!
虽然夜深了,但沈恣等不到明日了,取出艾草就开始制作青团。
不多时,咸蛋黄青团就蒸好了。
沈恣这次和茯苓一起品尝。
她轻轻咬下一口,咸蛋黄的沙沙质感在齿间化开,浓郁的咸香瞬间弥漫开来。
随后,糯米团的软糯与咸蛋黄的沙沙质感相互交融,口感细腻柔滑,咸香适中,令人忍不住想吃第二个。
“姐姐,这咸蛋黄青团也太好吃了!”茯苓脸颊鼓鼓的,露出惊喜之色,含糊地道,“肯定会卖的很好!”
沈恣也这样觉得,就看后日开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