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于,在看了好几天的铺子后,沈恣还是觉得需要人流量大的地方,刘树便带着她去了一条热闹的街上找店铺。
这街上店铺密集,行人络绎不绝,是城中最为繁华的地方之一。
刘树带着沈恣走进了一间稍显破旧的铺子,门面不大,但位置极佳,正对着街口,来往的行人一眼就能看到。
“这铺子前头的掌柜是个做糖人的,手艺不错,但生意一首不温不火。现在他要回老家,所以急着出手。租金一个月十二两银子,算是比较合理的。”刘树介绍道。
沈恣走进铺子,虽然里面有些破旧,但空间布局还算合理,后面还有口井,用水倒是很方便。
她能想象出,经过一番修整后,这里会变得很不错。
她心中一动,对刘树说:“这铺子我想要,麻烦你帮我谈一下,看看能不能把价格再压一压。”
刘树点了点头,笑着说道:“好嘞,沈夫人,你放心,我一定尽力帮你谈。这铺子位置确实不错,只要点心做得好,生意肯定差不了。”
在刘树的巧妙周旋下,最终以每月十一两银子的价格拿下了这间铺子。
沈恣心中大喜,痛快地签了契约。
杭州城繁华,点心铺也不少。
她要想开好点心铺,就得把周围卖点心的铺子,都亲自吃一吃,看一看别家都有哪些种类,她再来决定之后卖什么。
翌日,沈恣还是一如既往的,将自己的容貌遮掩得严严实实,带着茯苓去了附近很是出名的茶楼,临湖居。
听说这家两款点心一首是颇受欢迎的。
茶楼就如它的名字一般,临湖而建,两层小楼,飞檐翘角,推开窗,便是潋滟无边的西湖。
沈恣挑了个临窗的位置坐下。
这位置极好,雕花的木窗棂半敞着,她透过窗看出去。
窗下是细长的苏堤,堤上杨柳依依。
更远处,青山环抱着这一顷碧波,湖面水汽迷蒙,三两只画舫悠然滑过,留下粼粼的波痕。
跑堂的伙计笑容可掬地奉上青瓷茶具,一壶滚烫的龙井新茶,碧绿的芽叶在清澈的水中舒展沉浮,清气袅袅。
随之而来的,是一方小巧的竹编食盒,揭开盖子,几样精致非凡的点心便呈于眼前。
点心模样非常精致,最显眼的是荷花酥。
白瓷盘上,荷花花瓣层层叠叠,绽放得恰到好处。
粉白相间的酥皮,真如初绽的荷瓣,中心一点嫩黄,是莲蓬。
有此等巧思,不愧是口碑极佳的点心。
“哇,好香啊。”茯苓感叹道。
还未入口,一股清雅的甜香便己钻入鼻端。
沈恣轻尝了一口,外皮酥脆,内里的豆沙馅很是细腻,甜却不腻,带着豆子的本香。
旁边是两块定胜糕,胭脂红的米粉蒸制而成,小巧玲珑,形似银锭。
入口松软微弹,带着淡淡的米香和恰到好处的清甜。
还有一碟龙井茶糕,通体碧绿,糕体绵密,微苦但有回甘。
沈恣呷了一口龙井,茶汤清冽甘醇,入口后,点心的甜腻便被冲散了。
沈恣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,阳光穿过薄薄的云层,洒在湖面上,碎金万点,跳跃闪烁。
堤岸上,游人如织,红男绿女的身影在绿柳烟波间穿梭,如同画中游动的墨点。
真美啊。
茶楼另一边,宋长砚身着一袭青衫,与顾承耀相对而坐。
他轻抿一口茶,那淡淡的苦涩在舌尖化开,带着一丝回甘。
“这西湖美景,真是日日看也不觉腻烦,都有些不想随你回扬州了。”
顾承耀颇有些自豪,“那是,西湖各时各季都是无与伦比的,你若是喜欢,我就多陪你住一段日子。”
宋长砚对着顾承耀,笑了笑,“行啊。”
他转头继续看西湖,余光却又瞥见心中熟悉的身影。
宋长砚瞬间心跳加速,急忙放下茶盏,起身欲走向前去。
可就在他刚迈出一步时,那女子起身就要往楼梯走,她的侧脸有些苍黄,面上还有些星星点点的雀斑。
可是除去这些,那女子真的和云雀姑娘太像了。
就在这时,他听到旁边传来一声清脆的呼唤:“姐姐,等等我。”
他转头望去,只见一位身着浅黄色衣裙的女子,朝那女子快步而去,微笑着挽着那女子的手臂,眼中满是对姐姐的依赖与亲昵。
那声“姐姐”,宛如一把利刃,狠狠地刺进了他的心房,将他最后的一丝幻想彻底击碎。
这不可能是云雀姑娘。
宋长砚愣在原地,心中的失落如潮水般涌来,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。
“长砚,怎么了,是看见什么了?”顾承耀见他一首站着,神情痴痴的,又含着些悲伤。
“没什么。”
宋长砚摇了摇头,缓缓坐下,重新拿起茶盏,可那原本清甜的茶汤此刻却变得苦涩无比。
他闭上眼睛,试图将心中的失落与痛苦压制下去,可那抹倩影,却如同一道深深的烙印,深深地刻在了心上,让他无法忘怀。
他知道自己终归是要面对现实的。
也必须要学会放下。
宋长砚这次来江南,不仅是为了应顾承耀的邀约,更多的是为了远离京都,忘记她。
出了茶楼,沈恣道:“走,我们再去看看别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