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60章 隆中求贤

执掌风 高数大战线性 4928 字 2025-06-16

徐州之围解除后,城内一片欢腾,百姓们涌上街头,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。刘备在城中大摆筵席,犒劳将士,同时也与李明等人商议着未来的发展大计。

筵席之上,众人欢声笑语不断,但刘备的心中却始终惦记着李明所提及的诸葛亮。他深知,在这乱世之中,人才乃是成就大业的关键,而诸葛亮这般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大贤,更是可遇而不可求。

宴会结束后,刘备将李明单独请到书房,再次询问关于诸葛亮的详细情况。“先生,你再与我讲讲,这诸葛亮究竟是何等样人,为何有如此大才,却隐居于隆中?”刘备目光灼灼,满是期待。

李明微微一笑,说道:“使君,孔明先生胸怀大志,自比管仲、乐毅,有雄才大略。他隐居隆中,并非是想逃避乱世,而是在等待一位能让他施展抱负的明主。他对天下局势洞若观火,平日里与友人谈论世事,常有独到见解。”

刘备听后,更加坚定了拜访诸葛亮的决心。“先生,我欲即刻前往隆中,恳请孔明先生出山相助,不知可否?”刘备急切地问道。

李明思索片刻,说道:“使君求贤若渴,此乃好事。但孔明先生性情高洁,为人谨慎,若想请他出山,需得拿出十足的诚意。”

刘备重重地点点头:“先生放心,我定以诚心打动孔明先生。”

数日后,刘备安排好徐州的各项事务,便带着关羽、张飞二人,与李明一同踏上了前往隆中的路途。时值寒冬,天空中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,大地银装素裹。一行人骑着马,在风雪中艰难前行。

张飞裹紧身上的棉衣,嘟囔道:“大哥,这大冷天的,咱为啥要去拜访一个无名小辈?还不知道他有没有真本事呢。”

刘备严肃地看了张飞一眼,说道:“三弟,不可妄言。李明先生极力举荐,那孔明先生必定有过人之处。我等诚心求贤,切不可有此轻视之心。”

关羽也在一旁说道:“大哥礼贤下士,天下皆知。只是这等风雪天气,道路难行,恐多有不便。”

刘备望着漫天飞雪,坚定地说:“越是如此,越能显出我等的诚意。若连这点困难都不能克服,何以让孔明先生信服?”

众人继续前行,终于来到了隆中。隆中青山环绕,绿水潺潺,即便在这冰天雪地之中,仍透着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。在李明的带领下,他们找到了诸葛亮的茅庐。

茅庐简陋却整洁,西周种满了竹子,在风雪中摇曳生姿。刘备上前轻轻敲门,许久,门缓缓打开,一个童子探出头来。

“请问你家先生在否?”刘备客气地问道。

童子打量了一下众人,说道:“先生一早出门去了,不知何时归来。”

张飞一听,忍不住说道:“这可真不巧,白跑一趟了。”

刘备却并未气馁,问道:“那你可知先生去了何处?”

童子摇摇头:“我也不知。”

李明见状,说道:“使君,看来今日无缘与孔明先生相见了。不如我们先回去,改日再来。”

刘备望着茅庐,思索片刻后说:“我们在附近找个地方住下,等先生归来。”

张飞瞪大了眼睛:“大哥,这要等到什么时候?说不定他几天都不回来呢。”

刘备瞪了张飞一眼:“三弟,若连这点耐心都没有,如何成就大业?”

关羽也劝道:“大哥,风雪甚大,且先寻个住处,再做打算。”

刘备这才带着众人在附近的村子里找了一处农舍住下。

几日后,风雪稍停,刘备一行人再次来到茅庐。然而,童子告知他们,诸葛亮与友人外出闲游,尚未归来。

张飞气得跺脚:“这诸葛亮好生摆架子,故意躲着不见我们吧!”

刘备呵斥道:“三弟休得胡言!孔明先生乃当世大贤,怎会如此。是我等诚意未到,才未能相见。”

刘备并未放弃,依旧每日前往茅庐等候。又过了几日,刘备等人第三次来到茅庐。这一次,童子告诉他们,诸葛亮正在草堂午睡。

刘备大喜,示意众人轻声,不要惊醒诸葛亮。他带着关羽、张飞、李明,小心翼翼地走到草堂外,静静地等候。

张飞站了一会儿,便不耐烦了,小声嘀咕道:“这要等到什么时候?不如把他叫醒算了。”

刘备赶忙捂住张飞的嘴,低声说道:“三弟,莫要鲁莽。若惊醒了先生,坏了大事,我定不饶你。”

关羽也在一旁劝道:“三弟,且耐些性子。大哥如此诚心,想必先生醒来,自会感怀。”

刘备就这样静静地站在草堂外,目不转睛地看着草堂内。时间一点点过去,刘备的双腿渐渐发酸,可他依旧一动不动。

不知过了多久,草堂内传来一阵吟诗声:“大梦谁先觉?平生我自知。草堂春睡足,窗外日迟迟。”

童子走进草堂,说道:“先生,刘皇叔己在门外等候多时了。”

诸葛亮惊讶道:“为何不早早唤醒我?”说着,起身整理衣冠,走出草堂。

刘备见诸葛亮出来,赶忙上前躬身行礼:“久闻先生大名,如雷贯耳。刘备特来拜会,恳请先生出山,助我成就大业。”

诸葛亮打量着刘备,见他态度诚恳,神色坚定,又看了看关羽、张飞、李明等人,心中暗暗点头。他早己听闻刘备仁德之名,今日又见其求贤如此诚心,不禁心生好感。

诸葛亮还礼道:“刘皇叔客气了。亮不过是一介村夫,何德何能,敢劳皇叔三次造访。”

刘备诚恳地说:“如今汉室倾颓,奸臣当道,天下大乱。备虽不才,愿伸大义于天下,然智术浅短,迄无所就。久闻先生有雄才大略,恳请先生出山相助,备必当以师礼相待。”

诸葛亮沉思片刻,说道:“承蒙皇叔厚爱,亮愿效犬马之劳。”

刘备大喜过望,连忙说道:“有先生相助,实乃备之万幸,汉室之幸也!”

张飞在一旁挠挠头,不好意思地说:“嘿嘿,看来这诸葛亮还真有两下子,能让大哥如此看重。俺老张之前多有得罪,还望先生莫怪。”

诸葛亮笑着摆摆手:“无妨。张将军性情首爽,亮亦敬佩。”

众人皆大笑起来。随后,刘备邀请诸葛亮一同返回徐州,共商大计。诸葛亮收拾好行装,与刘备等人踏上了归途。

在回去的路上,刘备与诸葛亮相谈甚欢。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局势,提出了先取荆州为家,再图益州,联合东吴,对抗曹操,进而成就霸业,复兴汉室的战略构想,这便是著名的“隆中对”。刘备听后,茅塞顿开,对诸葛亮更是钦佩不己。

自此,诸葛亮正式加入刘备阵营,为其出谋划策。而刘备在李明和诸葛亮两位贤才的辅佐下,如虎添翼,在这乱世之中,逐渐崭露头角,开启了他逐鹿天下的新篇章。天下局势,也因诸葛亮的出山,变得更加精彩纷呈,各方势力之间的博弈,也愈发激烈。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