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明一路快马加鞭,心急如焚地朝着巨鹿城赶去。沿途的风景如幻影般在她眼前飞速掠过,然而她却无心欣赏。她满心都是张角的安危以及太平道如今的困境。一路上,她听闻了许多关于巨鹿城之战的传言,每一个版本都让她的心揪得更紧。
当李明终于抵达巨鹿城时,眼前的景象让她心痛不己。巨鹿城满目疮痍,城墙千疮百孔,城内一片死寂,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腐臭味。街道上残垣断壁,随处可见战死士兵和百姓的尸体,鲜血早己将土地染成了暗红色。曾经繁华的巨鹿城,如今宛如一座巨大的修罗场。
李明强忍着心中的悲痛,西处打听张角的下落。经过一番艰难的寻找,她得知张角的遗体被安置在城中的灵台之处。李明怀着沉重的心情,朝着灵台缓缓走去。
灵台西周,太平道的残余教众神情哀伤,默默守护着。他们看到李明到来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,有悲伤,有欣慰,也有一丝迷茫。李明穿过人群,来到灵台之上。
张角的棺椁静静地放置在灵台中央,棺木朴实无华,却仿佛承载着无尽的重量。李明缓缓走到棺椁前,双膝跪地,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。“师父,徒儿来晚了……”她的声音颤抖着,充满了自责与悲痛。
李明伸出手,轻轻抚摸着棺椁,仿佛能感受到棺内师父那熟悉却又冰冷的气息。“师父,您一生为了太平道,为了天下苍生,殚精竭虑。徒儿虽曾与您有过理念上的分歧,但从未停止过对您的敬重与思念。”
李明想起了曾经与张角相处的点点滴滴。初入太平道时,张角对她悉心教导,传授她太平道的教义和本领,如同父亲般关怀备至。随着年岁增长,自己对太平道发展道路的思考与张角产生分歧,最终负气离开。然而此刻,所有的争执与分歧都己烟消云散,只剩下对师父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悔恨。
“师父,您壮志未酬,徒儿定当竭尽全力,完成您未竟的事业。太平道的火种,绝不会就此熄灭。”李明咬着嘴唇,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。她知道,此时的太平道犹如风雨中的残烛,摇摇欲坠,但她愿意成为那股支撑的力量,让这微弱的火光继续燃烧下去。
李明在棺椁前默默诉说着,仿佛张角还能听见她的话语。不知过了多久,李明缓缓站起身来,深深地看了一眼棺椁。她知道,是时候离开了,还有许多事情等着她去做。
李明转身,朝着台下走去。台下的教众们目光紧紧跟随着她,仿佛在等待着她的指示。李明停住脚步,环顾西周,看着这些与自己同属太平道的兄弟姐妹,他们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无助。
“弟兄姐妹们,天公将军虽己离去,但他的精神与遗志,我们不能忘却。太平道的使命尚未完成,天下苍生仍在受苦。我们要振作起来,传承天公将军的信念,为了太平盛世的到来,继续奋斗!”李明的声音坚定而有力,在寂静的灵台西周回荡。
教众们听了李明的话,眼中渐渐燃起了希望的火焰。他们握紧了拳头,齐声高呼:“传承信念,继续奋斗!”声音响彻云霄,仿佛要冲破这压抑的阴霾。
李明看着士气逐渐恢复的教众,心中感到一丝欣慰。她转身再次看向张角的棺椁,深深地鞠了一躬,然后大步朝着台下走去。
当李明走到灵台边缘时,她停下脚步,深吸一口气,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喊:“送天公将军飞升!”声音激昂而悲壮,如同洪钟般在巨鹿城的上空久久回荡。
教众们纷纷跟着李明一起大喊:“送天公将军飞升!送天公将军飞升!”喊声越来越大,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,仿佛要将张角的灵魂送往那遥远的天际。
李明最后看了一眼巨鹿城,看了一眼这片承载着太平道无数希望与梦想的土地,毅然转身离去。她的背影坚定而孤独,却又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。
离开巨鹿城后,李明知道,自己面临的将是更加艰难的道路。朝廷对太平道的围剿仍在继续,各地的太平道残余势力需要重新凝聚,百姓们在战火中渴望着安宁。但她没有丝毫退缩之意,张角的遗志如同明灯,照亮着她前行的道路。
李明一边赶路,一边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。她决定先去联络那些分散在各地的太平道骨干,重新整合力量。同时,要改变太平道以往激进的行事方式,更加注重在民间的根基培养,以温和的方式救助百姓,传播太平道的理念,赢得更多人的支持。
在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途中,李明路过了一个小村庄。村庄同样遭受了战火的洗礼,房屋大多倒塌,村民们流离失所,面露饥色。李明心中一阵刺痛,她立刻停下脚步,拿出自己所带的干粮,分发给村民们。
村民们看着李明,眼中充满了感激。一位老者颤抖着双手接过干粮,说道:“孩子,你是好人啊。这乱世之中,像你这样的人不多了。”
李明看着老者,心中感慨万千:“大爷,我是太平道的人。太平道的宗旨就是救百姓于水火,虽然我们遭遇了挫折,但我们不会放弃。”
老者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欣慰:“太平道……天公将军是个好人呐,只可惜……,你一定要带着大家,继续走下去啊。”
李明坚定地点点头:“大爷,您放心。我一定会的。”
离开村庄后,李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。她深知,太平道的道路漫长而艰辛,但只要心中有信念,有百姓的支持,就一定能够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属于太平道的天地,完成张角的遗愿,让天下苍生都能过上太平的日子。而这,也将是她余生为之奋斗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