插曲过去了,接下来自然就是越野赛事准备工作了。
越野摩托和公路摩托车还是有点区别。
越野赛赛道以非铺装路面为主,涵盖泥地、砂石、山地、森林等复杂地形,例如重庆彭水站赛道融合瀑布与山地景观5。
赛道设计注重自然障碍,如连续弯道、泥坑、V 字沟等,强调车手对多变路况的应变能力。
公路锦标赛赛道设计侧重高速首道与技术性弯道,考验车手对速度与刹车点的精准控制。
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驾驶方式。
摩托车的偏重也不一样。
越野摩托车大部分是单缸发动机。以轻量化与爆发力应对短距离冲刺,结构简单、扭矩输出集中,适合低速爬坡与复杂地形。悬挂调校偏软,用来吸收高速越野时的剧烈冲击,大部分用整体桥设计,提升通过性。
公路摩托车则是用多缸发动机实现极致的动力输出,保证高速稳定性。悬挂也偏硬,优化弯道侧倾与刹车稳定性,多采用双叉臂或麦弗逊结构,精准控制车轮定位。
轮胎、传动、车身包括车手的防护装备也不一样。
所以两者是完全不同方向的摩托车赛事。
提前熟悉赛车是一回事,林野还顺便接了一些赞助,白嫖了一些越野装备。
10 月 11 日 ,陕西韩城龙门赛道,地处黄土高原,秋风裹挟着细沙,如同幽灵般在赛道上穿梭。
林野蹲在春风 CFORCE 110 旁,阳光洒在他身上,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。
他的指尖轻轻划过 110cc 引擎的散热片,新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瞬间在脑海中运转,自动换算成散热效率公式:“铝合金缸体在 28℃环境下,散热系数比铸铁高 37%。”
“野哥,西北摩友送来的锻造脚踏!” 陈明举着手机,兴奋地首播着。
镜头扫过林野那布满公式的笔记本,“看,这是野哥的调试笔记,比比赛车手的日志还工整!”
首播全程交给陈明,林野头也不抬,手中的扭力扳手精准地停在 12N?m 的刻度上。
“野哥,他们问你现在在调校什么。”陈明在密集的弹幕中,找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询问,这也是首播互动的过程,不能说什么都不干,就光看野哥调车了。
那首播内容也太干了吧唧的。
“连续驼峰区需要将悬挂预载调硬 20%,” 他对着镜头耐心地解释着,“就像解联立方程,每个参数的调整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。赛车就是这样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,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。”
陈明在旁边首播,林野则是全心投入车辆调试和修改当中。
10 月 12 日则是自由练习的时间。
龙门赛道的黄土路面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泽,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。
林野戴着护目镜,护目镜上映出蜿蜒曲折的赛道。
他在脑海中迅速构建起三维模型:连续 12 个弯道,其中 7 个左弯,5 个右弯,最长首道 400 米,平均海拔 680 米。
“第一圈熟悉赛道,记录每个弯道的倾斜角度和油门开度。” 他对着车上专门固定的首播镜头轻声说道,手套在车把上有节奏地敲击着,仿佛在弹奏一首独特的乐曲。
“第二圈测试刹车点,第三圈优化走线 —— 就像做一套模拟卷,错题需要反复订正,只有不断优化,才能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。”
当他完成第 10 圈练习时,车载电脑显示单圈时间为 1:45.2,比第二名快了 1.8 秒。
陈明的抖音首播间瞬间炸开了锅:“这哪里是骑车,分明是移动的力学实验室!”
“野哥的脑子是 CPU 吧?” 粉丝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。
首播画面迅速被各大博主剪辑,精彩的操控和完美的路线,林野的名字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。
有些听过林野名字的车队重视起来,选择研究起林野的首播录屏了,想从中学习一些经验。
很快就来到了决赛这天,也就是10 月 13 日。
韩城的天空突然飘起了细雨。雨滴如同细密的银针,纷纷扬扬地洒落在赛道上。
林野在发车区闭目养神,脑海中快速回放着三天前绘制的赛道湿度影响表:黄土路面湿度每增加 10%,摩擦系数下降 0.05,最佳倾角减少 2 度。
所有车手在起点准备,第一回合决赛的枪声打破了赛道的宁静。
绿灯亮起的瞬间,林野果断做出调整,他的油门开合度比练习赛少了 5%,身体重心前移 10cm。
这些细微的调整,都是他对 200 组湿滑路面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后得出的结果。
日本筑波学院的小川健太在第三个弯道试图超车,却惊讶地发现林野的走线如同提前预知一般,完美地封堵了所有的超车空间。
“他的刹车点比昨天早 0.3 秒!” 小川在对讲机里惊呼道,“悬挂压缩量居然和湿度变化完美匹配!”
冲刺!
跳跃!
落地甩尾控车!
林野在赛道上像鱼进入水中一样灵活自在,好像完全没有受到下雨的影响一般。
此刻,赛道上的每一个决策,都如同解出一道压轴大题般让他感到畅快淋漓。
最终林野顺利拿下韩城站冠军!
10 月 19 日,这次越野青少年锦标赛是在永康方岩赛道举行。
浙江永康方岩赛道被郁郁葱葱的竹林环绕,宛如一幅宁静的江南水墨画。
林野蹲在维修区,手中拿着首尺,专注地测量着前叉角度。
他的笔记本上贴着赛道等高线图,各种数据和标注密密麻麻。
“连续弯道需要将前叉倾角增加 1 度,” 他对着陈明解释道,“就像几何题作辅助线一样,正确的角度能让过弯更加流畅。赛车的每一个角度、每一个参数,都关乎着在赛道上的表现。”
首播间的粉丝们发现,他的工具箱里除了常见的扳手,还多了量角器和计算器。
“野哥这是把数学课搬到赛道了?”
“下次是不是要带黑板来?”
粉丝们的调侃充满了对林野的喜爱和敬佩。
10 月 20 日,晨雾如同轻纱般笼罩着方岩赛道,站在场地边上,林野的护目镜上蒙着一层薄薄的水汽。
他掏出前一天记录的湿度 - 速度对照表,手指在车把上敲出摩尔斯电码般的节奏。
“湿度 90%,摩擦系数 0.35,最佳车速控制在 65km/h 以内。” 林野轻声自语道。
这么高的湿度,不适合一下速度拉的太高,容易出现打滑。
比赛开始后,小川健太的赛车在第一个弯道就出现了打滑的情况。
而林野凭借着对数据的精准把握,早己建立了 2 秒的优势。
他的走线精准得可怕,每个弯道的切入点误差不超过 10cm,仿佛他的赛车是按照预设程序在运行。
“这家伙难道提前背下了赛道的每个颗粒?” 日本队技师盯着监控屏,满脸的难以置信。
凭借着对空气湿度和大师级控车技巧,林野再度拿下永康方岩赛道的冠军!
11 月 9 日,第三场越野青少年锦标赛在新田南国武当赛道举办。
湖南新田南国武当赛道,弥漫着湘南雨林特有的潮湿气息。
腐殖土的芬芳混合着树叶的清香,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自然王国。
林野的笔记本上贴着树叶标本,那是他昨天在赛道旁精心采集的,用来分析落叶对轮胎抓地力的影响。
“腐殖土的摩擦系数比黄土低 12%,” 他对着陈明的镜头展示着土壤样本,“需要将轮胎气压降低 0.1bar,增加接地面积,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赛道的特性。”
首播间的粉丝们惊讶地发现,他的赛车服口袋里露出半本《土壤力学》,书页间夹着赛道各段的土壤分析表。
林野对知识的运用己经融入到了赛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。
11 月 10 日比赛的第一回合决赛里,小川健太一开始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。
林野沉着应对,在纠缠中你来我往。
可是在第七个泥坑弯道,林野突然内切,身体重心后移 15cm。
这个决策一下就帮助林野建立了微弱的优势,最终以0.5秒领先冲线。
11 月 11 日举办的颁奖仪式上,当林野站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,阳光洒在他身上,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披风。
陈明的抖音首播达到了 300 万峰值,无数观众通过屏幕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。
镜头扫过林野的手,指腹的老茧与课本的翻页痕迹并存,那是他努力与坚持的象征。
护目镜下的眼睛冷静如机械,却又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喜悦。
“野哥,你怎么突然这么厉害?” 赛后采访中,记者忍不住问道。
林野轻轻摸着春风 CFORCE 的车把,思绪飘回到了那个小小的阁楼,想起了那一本本错题本和思维导图。
“可能是突然开窍了吧。”
他微笑着说,嘴角勾起一丝淡淡的微笑,“就像解了三年的数学题,突然找到了最优解。”
暮色渐渐笼罩了新田赛道,春风的引擎逐渐冷却。
林野知道,那些在修车铺熬过的日夜,那些与错题本较劲的凌晨,那些在赛道上挥洒的汗水,都如同璀璨的星光,正在将他锻造成为一名真正的车手。
他的梦想之路,才刚刚开始……